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试卷2017学年历史七年级上期中评测题 -- 正文

2017学年历史七年级上期中评测题

[05-23 10:35: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历史试卷   阅读:9378

概要:ldquo;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法律严苛,覆盖全国C、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二、材料题26.“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分)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27.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他)是了不

2017学年历史七年级上期中评测题,http://www.guaimaomi.com

A、《离骚》 B、《论语》 C、《孙子兵法》 D、《道德经》

23. 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24.《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 )

A、李春 B、郑国 C、鲁班 D、李冰

25. 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

\

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C、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二、材料题

26.“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

(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

27.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1分)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2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www.xkb1.com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2分)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2分)“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

(2)“秦王”能够“扫六合”的条件有哪些?(6分)

(3)材料二中的“一夫作难” 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七庙隳”的根本原因。(2分)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上一页  [1] [2] 


标签:初一历史试卷初一历史试卷分析大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试卷
关键词:
《2017学年历史七年级上期中评测题》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