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同步练习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人教课标版 -- 正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人教课标版

[10-18 00:16: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历史同步练习   阅读:9118

概要:铁工具──( );炒钢技术,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商业 政策 重农抑商。长安、洛阳 人口多(50万、100万);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较完整的排水系统;(“ ”)为专门的商业区,商品繁多。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外关系)张骞通西域 西域含义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原因 汉武帝准备联络( )人夹击匈奴。过程 公元前138年,( )首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目的;公元前119年,他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许多国家。各国回访长安。影响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丝绸之路 时期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及以后开通。线路 陆路:各国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 )→( )走廊→今( )地区→( )→( )洲的大秦一线运过去,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海路:广东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影响 是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 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人教课标版,http://www.guaimaomi.com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人教课标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类别 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     )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     )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    ),发明播种工具(    )。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            )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    、    )为主,黄河中下游广泛种植桑麻。

手工业 丝织 使用(      )机,染色技术高,丝织品精美。

冶铁 东汉的(      )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炒钢技术,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商业 政策 重农抑商。

长安、洛阳 人口多(50万、100万);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较完整的排水系统;(“    ”)为专门的商业区,商品繁多。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外关系)

张骞通西域 西域含义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原因 汉武帝准备联络(          )人夹击匈奴。

过程 公元前138年,(     )首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目的;公元前119年,他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许多国家。各国回访长安。

影响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        ),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

丝绸之路 时期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及以后开通。

线路 陆路:各国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    )→(     )走廊→今(    )地区→(    )→(   )洲的大秦一线运过去,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海路:广东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影响 是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 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经过 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166年,(    )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      )直接交往。

二、基础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汉朝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汉高祖 ② 汉武帝 ③ 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2、西汉第一位皇帝和最有作为的皇帝是

A 、汉高祖、汉武帝    B、 汉高祖、汉文帝

C、 汉文帝、汉景帝    D 、汉文帝、汉武帝

3.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霍去病被封侯,主父偃被破格重用。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  )

A.独断专行       B.重用人才    C.勤政爱民     D.同情下层人民

4、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制定是刘邦对以下历史经验的总结

A.吸收秦亡教训    B.实行“马上治天下”

C.采取高度集权措施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5、汉重视‘以德化民”在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排斥诸子百家的学说          B.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C.排斥法家和道家学说          D.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7、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8、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者是

A 、 主父偃      B 、董仲舒     C、 萧何       D 、张良

10.下列关于两汉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帝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

B.西汉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几乎家家种植桑树

C.两汉时北方普遍种植小麦,南方多种植水稻

D.西汉的都城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

11.西汉的城市建设很有特点,在其都城长安出现了专门的商业区,称为 (  )

A.街       B.市        C.坊         D.场

[1] [2]  下一页


标签:初一历史同步练习初一历史同步练习大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同步练习
关键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人教课标版》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