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机械运动(一)检测题[04-24 22:25: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9622次
概要:()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解析:图中房子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讲,甲车上的旗子向左,有三种可能情况:一是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刮;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甲车向左,把小旗向左刮;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刮向左。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只有使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如果乙车向左速度等于风速,则小旗不飘(因为速度等于风速,此时风与乙车相对静止);乙车速度小于风速,则小旗被风刮得向左飘。所以应选D。答案:D课外拓展宇宙的静态与动态过去人们大多认为,整个宇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并且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尽管我们看到太阳系中星球在运动,但这是局部的运动,整个宇宙是静止的。我国汉代董仲舒说的“天不变,道也不变”,就是这种思想。连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也会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方程研究宇宙时,得到宇宙运动的解,他想不通,特意加了一个宇宙常数项,凑成静态宇宙模型,结果铸成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件错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所有河外星系的光谱线都有红移现象,即这些星球发出光波的波长在变长,频率在变低。科学家认为可以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生活中我们站在桥上,若一列火车穿过桥洞,当火车驶近桥洞时,火车汽笛声变尖,即声波的波长变短,频率升高,当火车离开桥洞 初二物理上册机械运动(一)检测题,http://www.guaimaomi.com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解析: 运动员在三个阶段跑步的速度是否变化,可以选相同跑步路程,比较三段路程所用时间;也可以选相同运动时间,比较三段时间所跑路程。由图可知: 10米~30米的20米长,运动员用时2秒 30米~50米的20米长,运动员用时2秒 50米~70米的20米长,运动员用时2秒 所以运动员在这三段路程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没有变化。 答案:A 点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不同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观察图象,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是中考的新动向,要高度关注。 例2、(山西省)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解析: 图中房子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讲,甲车上的旗子向左,有三种可能情况:一是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刮;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甲车向左,把小旗向左刮;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刮向左。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只有使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如果乙车向左速度等于风速,则小旗不飘(因为速度等于风速,此时风与乙车相对静止);乙车速度小于风速,则小旗被风刮得向左飘。所以应选D。 答案:D 课外拓展 宇宙的静态与动态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整个宇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并且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尽管我们看到太阳系中星球在运动,但这是局部的运动,整个宇宙是静止的。我国汉代董仲舒说的“天不变,道也不变”,就是这种思想。连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也会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方程研究宇宙时,得到宇宙运动的解,他想不通,特意加了一个宇宙常数项,凑成静态宇宙模型,结果铸成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件错事”。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所有河外星系的光谱线都有红移现象,即这些星球发出光波的波长在变长,频率在变低。科学家认为可以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生活中我们站在桥上,若一列火车穿过桥洞,当火车驶近桥洞时,火车汽笛声变尖,即声波的波长变短,频率升高,当火车离开桥洞时,汽笛声变得低沉,即声波的波长变长,频率变低,这就是声音的多普勒效应。光波也一样,星系光谱发生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远离我们。哈勃研究发现,星系远离的速度与它们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v0=H0D,其中v0是远离速度,D是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H0是哈勃常数,大小为每百万光年15km/s。哈勃定律是20世纪天文学中的重大发现,是天体远离我们运动的有力证据,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由此可见,无论从广义相对论,还是从天文观测,都说明宇宙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
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初二物理上册光的反射过关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初二物理试卷》
热门《初二物理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