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题[10-17 23:54: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地理试题 阅读:9324次
概要:然增长率最高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2.从1910~1915年,芬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读图1,回答3~4题。图13.该种文化景观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码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北平原4.该景观在建造时最主要的文化景观功能是( )A.美学享受 B.传递信息 C.旅游观赏 D.宗教信仰2003年,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盟扩大表决中,同意于2004年5月正式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0国入盟。据此回答5~6题。5.在即将加入欧盟的10个成员国中,从前苏联解体出来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5个6.10个即将入盟的国家中,濒临波罗的海的是( )A.马耳他、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 B.匈牙利、波兰、塞浦路斯、爱沙尼亚C.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D.塞浦路斯、捷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7~8题。图27.图中图例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来源:]A.① B.② C.③ D.④8.沿公路干线地租的变化是( )A.往外地租逐渐上升 B.往里地租逐渐下降C.不变 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做题是巩固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家要大量练习习题,使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75分) 读下表,回答1~2题。 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表 人口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第一阶段 1785~1790年 3.8 3.2 第二阶段 1825~1830年[来源:] 3.8 2.4 第三阶段 1910~1915年 2.9 1.7 第四阶段 1970~1976年 1.3 1.0 1.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2.从1910~1915年,芬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读图1,回答3~4题。 图1 3.该种文化景观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码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北平原 4.该景观在建造时最主要的文化景观功能是( ) A.美学享受 B.传递信息 C.旅游观赏 D.宗教信仰 2003年,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盟扩大表决中,同意于2004年5月正式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0国入盟。据此回答5~6题。 5.在即将加入欧盟的10个成员国中,从前苏联解体出来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6.10个即将入盟的国家中,濒临波罗的海的是( ) A.马耳他、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 B.匈牙利、波兰、塞浦路斯、爱沙尼亚 C.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D.塞浦路斯、捷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7~8题。 图2 7.图中图例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来源:] A.① B.② C.③ D.④ 8.沿公路干线地租的变化是( ) A.往外地租逐渐上升 B.往里地租逐渐下降 C.不变 D.往外地租逐渐下降 读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图3),回答9~10题。 图3 9.关于①②③④处城市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布局轻度污染工业 B.②处布局中等污染工业 C.③处布局卫生防护带 D.④处布局严重污染工业 10.下列工厂应布局在④处的是( ) A.化工厂 B.机修厂 C.热电厂 D.涤纶厂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1~12题。 1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www.guaimaomi.com
13.读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分年龄组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 B.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 C.甲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14.下列校园文化中,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组是( ) ①校园雕塑 ②校歌 ③校花 ④校徽 ⑤校风、教风和学风 ⑥校服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有些甚至无奈倒闭,农民工率先体验到寒冬的凉意,部分农民工走上返乡之路。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3~4题。 15.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表现 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C.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D.城乡差别过大造成的 16.从图示信息分析,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和老龄化变化趋势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A.1960年~1970年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40~2050年 18.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标签:高二地理试题,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地理辅导 - 高二地理试题
上一篇:高二地理期中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二地理试题》
热门《高二地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