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0-17 23:54: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地理试题 阅读:9159次
概要: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5.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www.guaimaomi.com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7。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1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16~17题。16.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的城市是A.上海 B.重庆 C.兰州 D.西安17.当手表指针12点整时,当地观察到太阳的方位位于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正南图8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18.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 14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www.guaimaomi.com读图6“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15题。 13.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劳动力丰富 C. 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14.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www.guaimaomi.com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7。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1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的城市是 A.上海 B.重庆 C.兰州 D.西安 17.当手表指针12点整时,当地观察到太阳的方位位于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正南 图8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高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19.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短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图9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B.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图10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3.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图11为“某发达国家年温度变幅与云量覆盖度统计坐标图”,读图完成24~25题。
标签:高二地理试题,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地理辅导 - 高二地理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二地理试题》
热门《高二地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