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04-24 22:24:31]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历史试题 阅读:9518次
概要:于周D 商继承了夏的制度并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整3.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关于诗中的“秦王”统治时出现的情况,下列哪种描述可能是真实的( )①任用商鞍进行变法 ②公元前 228 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其“大王”,未受斥责 ③公元前 218 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4.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联,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汉代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显示与众不同 B 加强皇权、树立权威C 继承秦朝制度 D规范完善皇帝制度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 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6.下图反映的本质是( )A 明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B 明代地方制度的变化C 明代官制机构的简化 D皇权的不断加强7.1858年英国在侵华战争中所拥有的有利条件是( )①中国国内政局动荡 ②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得到法国的支持 ④印度成为侵华的稳固后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8.在中国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多做题,多巩固知识点,大家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下册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在西周的分封宗法制度下,你认为下图中在a处应该是( )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A.诸侯 B.天子 C.卿、大夫 D.士 2.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明( ) A 夏商周三朝采用的是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B 夏的政治制度不适宜于商 C 商的政治制度不适宜于周 D 商继承了夏的制度并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整 3.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关于诗中的“秦王”统治时出现的情况,下列哪种描述可能是真实的( ) ①任用商鞍进行变法 ②公元前 228 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其“大王”,未受斥责 ③公元前 218 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4.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联,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汉代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显示与众不同 B 加强皇权、树立权威 C 继承秦朝制度 D规范完善皇帝制度 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 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6.下图反映的本质是( ) A 明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B 明代地方制度的变化 C 明代官制机构的简化 D皇权的不断加强 7.1858年英国在侵华战争中所拥有的有利条件是( ) ①中国国内政局动荡 ②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得到法国的支持 ④印度成为侵华的稳固后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8.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中, 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 A. B. C. D. 9.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10.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还没咽下去,饿得厉害! A.荷兰割占台湾赤嵌楼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1、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12.在电视剧《走西口》中,剧中人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成“民主、民权、民生”,还给了新的解释:“什么是‘民主’?就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 民主 B.民权 C.民生 D.民族 13.“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1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列各项最能用此诗作比喻的是( ) A 洋务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抗日战争兴起 www.guaimaomi.com
16.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历史辅导 - 高二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二历史试题》
热门《高二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