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10-18 00:11:43]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9303次
概要: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鰌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8.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B.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C.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D.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一页 [1] [2]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http://www.guaimaomi.comD ①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②作《师说》以贻之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鰌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8.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B.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C.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D.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2016四川省高考语文压轴卷
关键词:
|
最新《高三语文试题》
热门《高三语文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