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试题练习[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物理试题 阅读:9743次
概要:程可表示为 ,这个衰变A.是β衰变,产生的 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B.是β衰变,产生的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C.是α衰变,产生的 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D.是α衰变,产生的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15.如图甲为t=0时刻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是横波上P质点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16.国防科技工业局预定“嫦娥三号”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将携带有一部“中华牌”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若“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1,已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2,且t1A.“嫦娥三号”运行的线速度较小B.“嫦娥三号”运行的角速度较小C.“嫦娥三号”运行的向心加速度较小D.“嫦娥三号”距月球表面的高度较小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有可变电阻R。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可变电阻的滑片向下移动时A.I2增大,P2增大B.I2增大,P2减小C.I1减小,P1增大D.I1减小,P1减小18.在水面下同一深处的两个点光源P、Q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水面上P光照亮的区域大于Q光照亮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光的频率大于Q光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C.若P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Q光照射该金属 高三物理试题练习,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高三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三,www.guaimaomi.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物理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部分(2013.04)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内能为零 C.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4.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有些放出α射线,有些放出β射线,有些在放出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还以 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例如 核的衰变过程可表示为 ,这个衰变 A.是β衰变,产生的 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B.是β衰变,产生的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C.是α衰变,产生的 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D.是α衰变,产生的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15.如图甲为t=0时刻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是横波上P质点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16.国防科技工业局预定“嫦娥三号”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将携带有一部“中华牌”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若“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1,已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2,且t1 A.“嫦娥三号”运行的线速度较小 B.“嫦娥三号”运行的角速度较小 C.“嫦娥三号”运行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D.“嫦娥三号”距月球表面的高度较小 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有可变电阻R。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可变电阻的滑片向下移动时 A.I2增大,P2增大 B.I2增大,P2减小 C.I1减小,P1增大 D.I1减小,P1减小 18.在水面下同一深处的两个点光源P、Q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水面上P光照亮的区域大于Q光照亮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光的频率大于Q光 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 C.若P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Q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的条纹间距小于Q光 19.如图1所示,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左端滑上木板,滑块滑至木板的右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滑块在滑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和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段后,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滑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0由甲的左端滑上木板,如图2所示。则滑块 A.滑到乙板的左端与乙板相对静止 B.滑到乙板中间某一位置与乙板相对静止 C.滑到乙板的右端与乙板相对静止 D.将从乙板的右端滑离 20.空间存在着平行于x轴方向的静电场,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A、M、O、N、B为x轴上的点,|OA|<|OB|,|OM|=|ON|。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M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向右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粒子从M向O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均匀增大 C.粒子一定能通过N点 D.粒子从M向O运动过程电势能逐渐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72分) 21.(18分) (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其示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则金属丝长度l=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d= mm。他还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测出了它的阻值,测量时选用“×1”欧姆挡,示数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___Ω。 (2)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①其中甲同学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运动,图5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1=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图 5 ②乙同学采用了如图6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h/c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9.5 12.5 28.5 39.0 48.0 56.5 乙同学在图7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h关系图线。 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mA:mB=4:5,则根据s-h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___________。 22.(16分)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BC为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CD为水平粗糙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中点B由静止释放,滑至M点恰好静止,CM间距为4R。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小滑块到达C点时,小滑块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 (3)现使小滑块在M点获得一初动能,使它向左运动冲上圆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A,求小滑块在M点获得的初动能。 23.(18分)如图所示,在真空室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竖直向上,x轴上的P点与Q点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PQ间的距离d=30cm。坐标系所在空间存在一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E=1.0N/C。一带电油滴在xOy平面内,从P点与x轴成30°的夹角射出,该油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油滴的速度v=2.0m/s射出,所带电荷量q=1.0×10-7C,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求油滴的质量m。 (2)若在空间叠加一个垂直于xOy平面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使油滴通过Q点,且其运动轨迹关于y轴对称。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0T,求: a.油滴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b.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
标签:高三物理试题,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三物理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物理复习 - 高三物理试题
上一篇:2016高考物理摸底试题理科综合
关键词:
|
最新《高三物理试题》
热门《高三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