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 国家收入的分配教案[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9724次
概要:的主体则是银行或财务部门;预算是计划(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和主要环节);决算是结果(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结算则是行为、活动。(指把一定时期来往帐目核算清楚)预算和决算的联系: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2.财政收入(1) 财政收入含义及其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3四种:税、利、债、费★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如何影响?P73-74: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分配政策--重要因素思考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P74【例1】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长作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经大会审议后,获得批准。这说明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①国家预算 ②国家决算 ③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④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例2】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28828亿元,呈迅猛增长之势。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①税收收入 ②按劳分配收入 ③利润收入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 ⑤债务收入 ⑥收费、罚没收入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3.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含义:P74(2)财 高三政治教案 国家收入的分配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一)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1.关于财政 (1)财政的含义:国家凭借自身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国家掌握的收入。简言之,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注意:主体---国家;特点---凭借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2)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区别"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结算"三个概念-P72 预算、决算的主体是国家(财政部编制,全国人大审批)),结算的主体则是银行或财务部门; 预算是计划(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和主要环节);决算是结果(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结算则是行为、活动。(指把一定时期来往帐目核算清楚) 预算和决算的联系: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2.财政收入 (1) 财政收入含义及其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3 四种:税、利、债、费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如何影响?P73-74: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分配政策--重要因素 思考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P74 【例1】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长作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经大会审议后,获得批准。这说明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①国家预算 ②国家决算 ③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④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2】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28828亿元,呈迅猛增长之势。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 ①税收收入 ②按劳分配收入 ③利润收入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 ⑤债务收入 ⑥收费、罚没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含义:P74 (2)财政支出的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5-76 【例3】国家投入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属于(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4.财政收支的数量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P77 收大于支--有节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表明财政资金等到了最充分利用 ★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1)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财政赤字过大,容易出现通货膨胀金融风险。 (2)解决对策----通常发行国家债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 ▲通常怎样应对赤字?---动用历年结余,发行货币,增加税收 辨析题:国家财政盈余必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发展。 【例4】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实质上也就是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下列对财政收支平衡认识正确的是() A.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B.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C.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D.当年的财政不存在赤字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www.guaimaomi.com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发挥财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难以获得较高利润,个人不愿投资。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说明国家财政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主要支持力量。 (2)国家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财政与宏观调控) 两种情形: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过热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注意:几种财政政策的异同(必须掌握!) (1)财政政策--一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2)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 A.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而实行。) 手段: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针对社会总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而实行) 手段:调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C.稳健型财政政策 2004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标志着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做了详细解读,现摘录其主要内容: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三政治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政治复习 - 高三政治教案
上一篇:高三政治教案 企业与劳动者
关键词:
|
最新《高三政治教案》
热门《高三政治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