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品德课程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正文

品德课程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0-17 23:53: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小学思想品德   阅读:9298

概要:大传统节日,然后讲“年”的故事、过年的习俗,接着通过看图片和视频重温立夏、端午、蜡八节的风俗,后来还讲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最后一个环节才讲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如果不把这一课放在单元的环境中去审视,这样的安排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翻阅教材,联系单元主题,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教材处理的确存在问题,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堂课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但重点应该是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及其起源、活动形式和内容,并能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由此可见,只有从单元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才能正确处理教材内容。 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全面铺垫 在每一单元教学中,我们都安排了单元导学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的相关学习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好大一个家》单元的导学课上,老师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的MTV,认出视频中的少数民族分别有维吾尔族、苗族、畲族、哈萨克族……接着,老师追问:“你们对这些少数民族有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什么?”学生互相交流已有的民族知识,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按民族服饰、民族礼仪、民族节日、民族文艺、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等话题分组进行单元学习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并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在导学课中,学生整体感知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为投入本单元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课前的学习准备进行了有效指导

品德课程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http://www.guaimaomi.com
  品德与社会教材大多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建构方式,这一编排特点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站在单元的角度有效地开展教学。本文试从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和规划单元教学内容、实施单元评价等方面,谈谈开展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把握单元目标,准确定位
  
  长期以来,品德课程教学都是以“课”为单位,缺乏单元整组教学全程研究,常常出现“课”与“单元”脱离,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如教学《共同生活的世界》(浙教版教材,下同)单元中《节日大观》一课时,一位老师花了近大半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讨论中国的传统节日,从猜谜语入手,引出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然后讲“年”的故事、过年的习俗,接着通过看图片和视频重温立夏、端午、蜡八节的风俗,后来还讲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最后一个环节才讲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如果不把这一课放在单元的环境中去审视,这样的安排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翻阅教材,联系单元主题,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教材处理的确存在问题,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堂课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但重点应该是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及其起源、活动形式和内容,并能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由此可见,只有从单元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才能正确处理教材内容。
  
  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全面铺垫
  
  在每一单元教学中,我们都安排了单元导学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的相关学习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好大一个家》单元的导学课上,老师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的MTV,认出视频中的少数民族分别有维吾尔族、苗族、畲族、哈萨克族……接着,老师追问:“你们对这些少数民族有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什么?”学生互相交流已有的民族知识,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按民族服饰、民族礼仪、民族节日、民族文艺、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等话题分组进行单元学习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并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在导学课中,学生整体感知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为投入本单元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课前的学习准备进行了有效指导,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做好了铺垫。有了这样的导学课,教师心里有底,学生手中有货,课堂教学才可能高质、高效。
  
  三、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
  
  同一个单元中各课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或承接或并列,但每一课都围绕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针对学生的学情,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适当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由三课组成:《世界之窗》旨在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全球的三大人种及人类文化,《节日大观》和《多彩服饰》分别从节日、服饰这两个视角,进一步加深对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与服饰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世界的丰富多样,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试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我先介绍世界上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区域,接着让每个学生提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了6个小课题,即“世界服装博览”“世界节日大观”“世界饮食文化”“世界著名建筑物、艺术品”“不同人种的杰出人物”“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然后按课题分组制订研究性学习计划,分工合作,开展搜集资料、调查采访、分类整理等课题研究活动,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总结交流,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就在饶有趣味的小课题研究中较好地完成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收获。
  2.调整内容,换课次进行教学。根据课堂生成,依据学生意愿,调整课时和课次也是单元整组教学的一种尝试。如,《我有许多好朋友》这一单元的活动主题依次为《我的好朋友》《朋友多,快乐多》《我为你喝彩》《我来学学你》。在《我的好朋友》一课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非常乐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熟知朋友的特点。因此,笔者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将后两课的教材内容提前,引导学生由介绍好朋友的特点向介绍好朋友的优点延伸,在“我为你喝彩”的活动中学会发现朋友的长处,欣赏朋友的优点,从而激发“我来学学你”的愿望。在围绕好朋友个人的话题结束后,再进行《朋友多,快乐多》的教学,种一种“快乐树”,谈谈和好朋友之间快乐的、有趣的事,并在“快乐树”上签上彼此的名字,写下友谊宣言。对原教材内容的调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反思、总结,达到了用美好的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生活的教学目的。
  3.优化内容,有重点地落实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在教材编写中力求贴近儿童生活,但课程、教材文本与儿童实际生活不可能完全同步、完全一致,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和问题,从而生成教育主题,确定教学重点,有效地落实教学。如《走进西部》单元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西部的区域范围和特点;②了解东西部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③深入了解西部发展的需求,增强责任感。其中第三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区吕娜老师把最后一个活动主题进行放大,多用了1课时来补充教学。在教学中,吕老师以“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新闻时事导入,让大家了解扎根西部的医生李春燕、马班邮递员王顺友和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事迹,接着又切入到宁波姑娘孙连芳的新闻故事,了解到她用自己三分之二的工资资助贵州贫困孩子,并两次到贵州山区支教,以行动告诉大家“只要人人都做出一点努力,东西部的差距将更有希望尽快缩小”,然后让学生采访本校去西部支教的老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了解西部、宣传西部、将来建设西部做些什么。从时事新闻再到身边的榜样,本主题活动的有效拓展、层层深入,突破了单元教学的难点,使学生认识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1] [2]  下一页


标签:小学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小学思想品德
关键词:
《品德课程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