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05-23 10:35: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中考语文模拟题 阅读:9557次
概要:1分)9 .答案示例:北京市加大科普基地的建设力度 ,建成了一批科普基地;实施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一些科技(或:节能节水)新产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但开展的科普活动市民参与率还比较低,还需想办法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共4分。内容共4个要 点, 每个要点1分)10. (1)作用:答案要点:①在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节能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②探索出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③可以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2)结论:答案示例一:通过科普活动,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科学素质提高了。答案 示例二:科普活动改变了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的现状。答案示例三:科普活动,增强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所以必须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答案示例四:尽管科普活动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但是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还 很欠缺,所以必须大力开展 科普活动。(共4分。作用3分;结论1分)11. 答案示例:(1)请相关学科老师举办介绍节能产品及相关知识的讲座。(2)在校内举办科普论坛,进行学生科技小论文的交流。(3)在校内 举办展览,展出同学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作品。其他: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向父母家人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共3分。共3条建议,每条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12. (1)鄙 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同“遍”。(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4)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1 2017年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为了帮助大家扎实的复习备战中考,www.guaimaomi.com小编整理了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复习!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B 2.A 3.C 4.D 5.A 6. C 二、填空(共8分) 7.(1)飞鸟相与还 (2)天涯若比邻 (3)怀旧空吟闻笛赋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共5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得分) 8.①儒家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③蒹葭 ④伊人 (共3分。共4空,①②空,每空1分; ③④空每空0.5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 .答案示例: 北京市加大科普基地的建设力度 ,建成了一批科普基地;实施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一 些科技(或:节能节水)新产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但开展的科普活动市民参与率还比较低,还需想办法使更多的市民参与。 (共4分。内容共4个要 点, 每个要点1分) 10. (1)作用:答案要点:①在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节能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②探索出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③可以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2)结论:答案示例一:通过科普活动,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科学素质提高了。 答案 示例二:科普活动改变了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的现状。 答案示例三:科普活动,增强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所以 必须大力开展科普活动。 答案示例四:尽管科普活动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但是我国公民的科学 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还 很欠缺,所以必须大力开展 科普活动。 (共4分。作用3分;结论1分) 11. 答案示例: (1)请相关学科老师举办介绍节能产品及相关知识的讲座。 (2)在校内举办科普论坛,进行学生科技小论文的交流。 (3)在校内 举办展览,展出同学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作品。 其他: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向父母家人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共3分。共3条建议,每条1分 )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 (1)鄙 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同“遍”。 (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4)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 13.(1)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或: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 的)勇气。(或: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4.(1)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过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共4分。第(1)小题1分;第(2)小题3分〕 www.guaimaomi.com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5分) 15. 答案示例: ①母亲面部萎缩变形,身上到处插着管子,头上敷着纱布 ②焦虑而充满希望 ③母亲从意识模糊到能开口说话(或:母亲从意识模糊、不能说话到能开口说话) ④为母亲感到骄傲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 第⑩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妈妈来了”紧承第⑨段内容,第⑨段写出“我”理解了初 醒时的母亲,在理智思维尚未恢复的状态下的固执回答,实际上显露出了她人性中本真纯粹 的母爱,此段的重复,既表达了“我”对母亲回答的认可,也蕴含着母亲带给“我”的依恋 和感动;“妈妈终于回来了”写出了母亲被抢救回来,从昏迷中苏醒的情形,也表达了“我” 如释重负般的喜悦之情,还领起了下文,下文着重写母亲苏醒后渐渐恢复的情形。 (共4分。“妈妈来了”的分析2分,“妈妈终于回来了”的分析2分) 17.答案示例: 母亲初醒时固执地复述“妈妈来了”;惭愧自己给护士带来麻烦;静静忍受病痛;听到 乐曲声说“春天来了”;途经花园感慨生活多彩并露出灿烂笑容。这些都是母亲在理智思维 尚未健全状态下的行为,自然流露出母爱,体现出她天性中纯真善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 的精神 态度,这就是她心中最坚实的内核与底 蕴。 (共7分。举例3分;分析3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8分) 18. 答案示例: 【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紫禁城”一句直 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其后 “纵览南北景色”一句以及后面说明清朝在景山修山亭强化 了中轴线对称与中心点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改变,与原意不符。 (共3分。共3条理由,每条1分)
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中考语文模拟题大全,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关键词:
|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题》
热门《中考语文模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