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过关测试[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9966次
概要: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2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如何对话的 。29.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30.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31.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2小题6分,第33~34小题各7分,计20分.)32.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①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过关测试,http://www.guaimaomi.com(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7.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如何对话的 。 29.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 30.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1.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2小题6分,第33~34小题各7分,计20分.) 32.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①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33.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3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声现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A A C D A C B A D B C B 二、填空题 16、振动,音调;17、双耳,立体;18、蚊子,牛;19、液体,固体; 20、信息,能量;21、温度,340;22、dB,减小;23、乙,甲; 24、声源处,传播过程中;25、回声,减弱回声。 三、实验探究题 26题:(1) 响度 (2)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27题:(1)棉线(固体)能传声 (2)细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更好 (3)手捏住线 时,阻碍了振动在棉线上的传播 (4)不能 28题:多次被弹开,振动可以发声,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将音叉振动时的微小形变放大,通过打手势、无线电等方式。 29题: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30题:现象一: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较远,依据:光速远大于声速,光先到达人眼 现象二: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依据:光速虽远大于声速,但由于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也很短,因而人感觉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 31题:(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 子振动,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2)振动的快慢 改变振动部分的长度,控制使尺子振动的幅度一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四、应用实践题 32题:(1)①③④,③④ (2)不能在教室内打球,不能在教室内高声喧哗等(答案只要合理就可以) 33题: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光传播到人眼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s=340m/s×5s=1700 m 34题: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初二物理试卷》
热门《初二物理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