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同步练习题[04-24 22:25: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9319次
概要:放 D平津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先后多次调整生产关系,大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回答2~~3题:2.从1950年到1952年,党和政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B没收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C巩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3.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大事,下列说法不当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公有经济体制,使我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此回答5~~8题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6、从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7、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一五计划后B三大改造后C土地改革后D八大后8、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 对国内主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同步练习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同步练习题”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期末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长假成为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活动和旅游的好时期。而下列和十一长假有关的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占领了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C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D平津战役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先后多次调整生产关系,大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回答2~~3题: 2.从1950年到1952年,党和政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B 没收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 C 巩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3.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大事,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公有经济体制,使我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此回答5~~8题 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6、从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7、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 一五计划后 B 三大改造后 C 土地改革后 D 八大后 8、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 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点,据此回答9~~11题 9、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A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 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D全面纠正了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我们从中获得的最深刻的启示: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就必须: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 坚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www.guaimaomi.com
邓小平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据此回答题 12、2006年是邓小平逝世9周年,下列不是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的贡献是 A 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B 主持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文革以来的错误思想认识 C 提出一国两制实现香港澳门回归 D 实现了和台湾的春节包机 13、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我国的强国之国。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⑴沿海开放城市建设 ⑵经济特区 ⑶沿海经济开放区 ⑷内地 A ⑴⑵⑶⑷ B ⑷⑶⑵⑴ C ⑵⑶⑷⑴ D ⑵⑴⑶⑷ 1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A大跃进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开辟经济特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7.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得以实现的主要措施是实行( ) A.民族平等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C.民族团结的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18.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研制出“东方魔稻”的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竺可桢 19.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中国与日本建立老外外交关系 ④中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05年11月19日,第13次APEC峰会在釜山闭幕,APEC指的是哪个组织?( ) A.亚太经合组织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南亚联盟 D.欧洲联盟 21.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时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关键词:
|
最新《初二历史试卷》
热门《初二历史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