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历史知识点 阅读:9884次
概要: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间: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5.6万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简表P99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渡江战役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相关推荐历史知识点第2课 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http://www.guaimaomi.com各位热爱历史的同学们,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学们认真浏览,详细笔记。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重庆谈判 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 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歼敌:5.6万人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 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简表P99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渡江战役 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知识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推荐 历史知识点第2课 www.guaimaomi.com
标签:初二历史知识点,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知识点
关键词:
|
最新《初二历史知识点》
热门《初二历史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