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三语文检测试卷[05-23 10:36:28]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9805次
概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劳其筋骨…… (《〈孟子〉两章》)(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 , ▲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古人勤学苦读,有例可援①(yuán)。“头悬梁”“锥刺股”“凿②(zuó)壁偷光”“囊萤③(yíng)映雪”等故事家喻④(yù)户晓。有的人“黄卷青灯”,怡⑤(yǐ)然自得;有的人“昼耕夜诵”,苦心孤诣⑥(zhǐ);有的人“朝经暮史”,心无旁骛⑦(wù);有的人“手不释卷”,潜⑧(qiǎn)心贯注。很多人因此成了名垂青史的“鸿儒硕学”。A.①②⑦ B.③④⑥ C.③⑤⑧ D.①④⑦3.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帮助人们摆脱平庸。B.好书是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卷。C.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D.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3月23日晚8点半到9点半,南京有400多幢楼宇参与了“地球一小时&rdq 2017年初三语文检测试卷,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最新一年年初三语文检测试卷”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关关雎鸠, ▲ 。 (《诗经•周南》) (2)欲穷 千里目, ▲ 。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劳其筋骨…… (《〈孟子〉两章》) (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 , ▲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 古人勤学苦读,有例可援①(yuán)。“头悬梁”“锥刺股”“凿②(zuó)壁偷光”“囊萤③(yíng)映雪”等故事家喻④(yù)户晓。有的人“黄卷青灯”,怡⑤(yǐ)然自得;有的人“昼耕夜诵”,苦心孤诣⑥(zhǐ);有的人“朝经暮史”,心无旁骛⑦(wù);有的人“手不释卷”,潜⑧(qiǎn)心贯注。很多人因此成了名垂青史的“鸿儒硕学”。 A.①②⑦ B.③④⑥ C.③⑤⑧ D.①④⑦ 3.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 A.阅读的最大好处是能帮助人们摆脱平庸。 B.好书是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卷。 C.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D.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3月23日晚8点半到9点半,南京有400多幢楼宇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B.在莫斯科发表演讲的习近平主席,给俄罗斯学生留下了平静、睿智、大气的印象。 C.丁肇中教授认为:“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D.我们经常会从媒体上看到一个外交词汇——无可奉告,这个词语一度流行。 综合性学习(8分)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2月以来,南京有30多所中小学加入到“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反响巨大。今天,你“光盘”了吗?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解说]学校食堂,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剩男”“剩女”。完全吃掉的少,随意浪费的多。60%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剩饭,有的学生扒几口就倒了。“心疼”是食堂师傅常常提到的词。图为餐盘里浪费的米饭、荤菜、素菜。 [图二解说]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在南京某中学展开:手持写有“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盘子在食堂入口进行“行为艺术”,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精心设计“光盘行动”桌贴张贴在餐桌上……图为学生志愿者在餐桌前宣传“光盘”。 [图三解说] 4月3日,南京某中学,开饭不到10分钟,就有好几个学生吃完了饭,亮出光光的饭盘。学生志愿者当起了小记者,在食堂现场拍摄。图为志愿者镜头中的“光盘”。 5.假如你是学校“光盘行动”志愿者,在食堂遇到了一位将许多剩饭菜倒入泔水桶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响应“光盘行动”呢? (3分) ▲ 6.志愿者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 ”,引发了一些争议。你赞同这种“举牌劝食”的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 7.请结合材料,解释一下什么叫“光盘行动”。(40字以内)(2分) ▲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4分) www.guaimaomi.com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 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取而疾走( ▲ ) (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 (3)其为文 ( ▲ ) (4)无若际泰者 ( ▲ )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7年初三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关键词:
|
最新《初三语文试卷》
热门《初三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