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9978次
概要: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参考答案:ké 鸡蛋壳 qiào 地壳 yùn 晕圈 yūn 晕倒 zhé 不折不挠 shé 折3.走近作者。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曾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小说。其作品编为《茅盾全集》。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答案:茅盾 沈德鸿 雁冰 《林家铺子》《子夜》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本文的抒情线索是_________。提示: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参考答案: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提示:生动形象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此题考查对文 中动词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参 考答案:(1)“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 一条大毡 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及参考答案”本文为大家提供课后训练习题,希望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1 白杨礼赞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紧紧靠拢 倔强挺立 B.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旁逸斜出 C.纵横绝荡 直挺秀欣 坦荡如砥 D.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力争上游 提示: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识记。C项中“纵横绝荡”的“绝”应改为“决”。 答案:C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壳 晕 折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ké 鸡蛋壳 qiào 地壳 yùn 晕圈 yūn 晕倒 zhé 不折不挠 shé 折 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曾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小说。其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答案:茅盾 沈德鸿 雁冰 《林家铺子》《子夜》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本文的抒情线索是_________。 提示: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参考答案: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提示:生动形象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此题考查对文 中动词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参 考答案:(1)“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 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2)使用“涌”字,说 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3)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3.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提示:可从景、形、神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略 www.guaimaomi.com
4.既然作者写此文是热烈歌颂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但为什 么题目是“白杨礼赞”呢? 提示: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富有象征意义。让读者感到更形象、醒目。 参考答案: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抗日军民。以此为题,更加形象、醒目。 快乐时光 宽大 为怀 毕加索对冒充他 的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看到有伪造他的作品的画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我为什么要小题 大作呢?”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心胸狭ài( ) (2)无边无yín( ) (3)倔jiànɡ( )挺立 (4)地位显hè( ) 提示:本题考查文中生字词和多音多义字的掌握。 答案:(1)隘 (2)垠 (3)强 (4)赫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辐射 杳无音汛 循环系统 B.妄肆 沸沸扬扬 附代说明 旁逸斜出 C.诧异 蝉蜕 不屑置辩 变化之迷 D.贮畜 晕圈 忧心忡忡 负职领导 提示:本题考查相似字形的辨别能力。A项“杳无音汛”的“汛”应该改为“信”;B项“附代说明”的“代”应该改为“带”;C项“变化之迷”的“迷”应该改为“谜”;D项“贮畜”的“畜”应该改为“蓄”,“负职领导”的“负”应该改为“副”。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句 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_________。 (2)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_________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3)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___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_________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义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运用。完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完善:①完备美好;②使完善。中止:(做事)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度过:侧重过,多半指时间。渡过:多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意气:主要指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义气: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或感情。根据语境,A项词语恰当。 答案:A
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关键词:
|
最新《初三语文试卷》
热门《初三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