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化学辅导资料初三化学教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化学 -- 正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化学

[04-24 22:24: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三化学教案   阅读:9773

概要:点是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步骤。2.引导思考问题、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易采用互动的学习方法。3.总结计算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工业煅烧石灰石制取氧化钙例题的分析,意识到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提高对自然、社会及知识的探究兴趣。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学习,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www.guaimaomi.com ◆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量与各物质实际用量的正比关系,通过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各物质的质量并解释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1.陈述: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关系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的变化。1.听讲。2.提问: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哪些计算呢?2.回答:已知某个反应物的质量,求产物的质量,或已知某个产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3.引导设问:如果要想知道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才能够解决问题?3.回答:需要先知道制备此产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肯定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化学,http://www.guaimaomi.com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前几课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内容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是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巩固,但更重要的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讲解,便于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

具体思路:导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简单练习,讲解例题→指导学生练习→评讲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2.能够解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步骤。

2.引导思考问题、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易采用互动的学习方法。

3.总结计算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工业煅烧石灰石制取氧化钙例题的分析,意识到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提高对自然、社会及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学习,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www.guaimaomi.com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量与各物质实际用量的正比关系,通过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各物质的质量并解释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

1.陈述: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关系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的变化。

1.听讲。

2.提问: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哪些计算呢?

2.回答:已知某个反应物的质量,求产物的质量,或已知某个产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引导设问:如果要想知道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才能够解决问题?

3.回答:需要先知道制备此产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肯定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进入课堂情景。


标签: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模板,初三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化学辅导资料 - 初三化学教案
关键词: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化学》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