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10-18 00:00:1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阅读:9755次
概要:本认识: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实力,应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流强国,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两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例如,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实力已经下降,但其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雄踞全球各国之首)和传统的政治影响仍十分强大,所以仍保持着一流强国的地位。一、背景1、(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法德、俄奥、英德——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3)矛盾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疯狂扩军备战3、导火线:1914年6月8日,萨拉热窝事件*英德矛盾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1)英德之间的争夺具有全局性。当时法德矛盾主要在西欧;俄奥矛盾主要在巴尔干地区,都是区域性的。英德矛盾则是全局性的全面争夺:在商品市场上,德国在欧洲与英国展开争夺;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的“赤道非洲帝国”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尖锐对立,“三B铁路”是德国“向东方进军”的工具,是&l 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最新一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www.guaimaomi.com编辑了下面的文章,内容包括历史世界近代史的各类考点,解题方法,并通过典型例题进分析等。希望在最后的几天里能对考生应战高考起到作用。 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布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新的矛盾,从而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战争也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对国际关系格局应掌握的基本认识: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实力,应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流强国,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两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例如,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实力已经下降,但其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雄踞全球各国之首)和传统的政治影响仍十分强大,所以仍保持着一流强国的地位。 一、背景 1、(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法德、俄奥、英德——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3)矛盾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疯狂扩军备战 3、导火线:1914年6月8日,萨拉热窝事件 *英德矛盾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 (1)英德之间的争夺具有全局性。当时法德矛盾主要在西欧;俄奥矛盾主要在巴尔干地区,都是区域性的。英德矛盾则是全局性的全面争夺:在商品市场上,德国在欧洲与英国展开争夺;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的“赤道非洲帝国”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尖锐对立,“三B铁路”是德国“向东方进军”的工具,是“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严重威胁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德国还通过扩充海军法案,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并在短期内使海军力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紧追英国之后。 (2)英德矛盾的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发展和演变。随着英德矛盾的不断发展和突出,其它矛盾逐渐降居次要地位。如英法在瓜分非洲问题上的尖锐矛盾,英国与俄国在伊朗、阿富汗、中国西藏等问题上的矛盾,都随着英德矛盾的上升而得到协调,并通过分辨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而结成伙伴关系。 (3)英德矛盾还是新老世界殖民体系之间矛盾的核心。老的世界殖民体系以英国为中心,以法、俄等为主要成员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掌握着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和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夺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样,企图摧毁老殖民体系、另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德国,与老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英国之间的矛盾,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新旧两种殖民体系之间的一种斗争和矛盾的集中表现。这一矛盾自然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最初要置身于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原因 1892年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以德意奥为一方、以法俄为另一方德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但此时,欧洲的另一个强国英国,却置身于两大集团之外,而采取所谓的“光荣孤立”的政策。 英国统治集团长期依赖,惯于利用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保持和加强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帕麦斯顿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盟友,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我们应当以这种利益为指针。”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1896年把英国的这种政策运用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形势下,名曰“光荣孤立”。英国之所以奉行这一政策,一是因为当时英国不但与法、俄有矛盾(在非洲与法国有矛盾;在中亚、巴尔干与俄国有矛盾),与德国在非洲也有矛盾,因此它不愿参加任何一方。二是因为它考虑到,不加入军事集团,不但可以不受条约约束,而且还可以挑拨和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互相牵制,以便自己乘机在世界各地扩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三是英国自信即使没有同盟国也足以保卫自己安全。 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德国实力的增强和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而与法、俄结盟。 www.guaimaomi.com
二、爆发:18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四、重要战线:欧洲的东线(英法比—德)、西线(俄—奥匈、德,具有决定性作用) 五、过程和重要战役 1、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的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使决定性的一年,陆上三大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海上的日德兰海战,英国仍控制制海权。战争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美国参战的原因:协约国贷款;俄国二月革命等);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国;俄国相继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苏俄推出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高考历史知识点,高考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考历史简答题: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关键词:
|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热门《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