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寒假作业:选择题[04-24 22:25: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阅读:9365次
概要:锐减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B.海拔 C.水 D.热量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6.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追求生态效益B.追求经济效益C.便利的交通条件D.完善的制度、法规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选择题,http://www.guaimaomi.com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寒假作业:选择题,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海拔 C.水 D.热量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6.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 B.追求经济效益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完善的制度、法规 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9~10题。 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资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1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右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 14.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 15.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资短缺 B.环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图2)。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7.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18.下图表示1986~2010年深圳市劳动用工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市 A.近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B.近年产业升级加快 C.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减小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回答第19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热量比Ⅱ区充足 C.Ⅲ区和Ⅰ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关于图中a、b、c、d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22.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 ②平整土地 ③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④深耕改土 ⑤缓坡上修筑水平梯田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标签:高二地理寒假作业,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地理辅导 -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上一篇:高二地理寒假作业:非选择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热门《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