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语文古代诗歌知识点[10-18 00:11:43]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9526次
概要:卷都考查了形象鉴赏,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这一考点,在诗歌鉴赏中,属于轮考考点,但考查的省份越来越多,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真题体验标“★”的为本考点题。1.[2012·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答案和解析见本讲“现场指导”。(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象、表达技巧的理解把握能力。正常的答题步骤是:先简单解说一下孤舟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的含义作用,与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与题目的关系,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如果有表现手法 高三上学期语文古代诗歌知识点,http://www.guaimaomi.com编者按:高考前的第一轮复习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要利用这些复习的时间强化学习,www.guaimaomi.com为大家整理了高三上学期语文古代诗歌,在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时,给您最及时的帮助! 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能力等级为D级。 考情透析 诗歌中的形象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2012年山东卷、湖南卷、湖北卷、安徽卷、江苏卷、江西卷、天津卷,2011年辽宁卷、安徽卷、四川卷、湖北卷、湖南卷、重庆卷,2010年天津卷、全国卷Ⅰ、福建卷、江西卷都考查了形象鉴赏,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这一考点,在诗歌鉴赏中,属于轮考考点,但考查的省份越来越多,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题体验 标“★”的为本考点题。 1.[2012·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答案和解析见本讲“现场指导”。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象、表达技巧的理解把握能力。正常的答题步骤是:先简单解说一下孤舟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的含义作用,与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与题目的关系,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如果有表现手法必须说明。 [原味翻译]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迢不可及。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独坐孤舟的我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 考点精讲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理解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概括出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总结:www.guaimaomi.com整理的高三上学期语文古代诗歌帮助同学们复习高三语文重要的知识点,请大家认真阅读上面的文章备战高考! 相关阅读:备战最新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精汇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知识点
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上一篇:高三语文必背古代诗文知识点
关键词:
|
最新《高三语文知识点》
热门《高三语文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