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化学教案 阅读:9588次
概要:道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胶体所特有的性质2、能力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了解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及胶体性质的广泛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对物质的分类,重点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交叉分类法。知道溶液和浊液性质的区别,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观本质上的不同。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学生学习准备:课前完成预习学案教师教学准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装置和药品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 _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 ,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___________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事先一般要设定分类的__________。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 。这就是分类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一、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 交叉分类法:对Na2CO3 、Na2SO4 、 K2CO3 、K2SO4 四种盐分类 高三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鉴于大家对www.guaimaomi.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分类可以使学生在同类事物相似性方面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能做到由此及彼,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对此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的物质分类方法和分散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理解胶体的概念 (3)知道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2、能力目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掌握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 了解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及胶体性质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过对物质的分类,重点强调分类的标准和交叉分类法。知道溶液和浊液性质的区别,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观本质上的不同。 五、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完成预习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装置和药品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 _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 ,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___________的规律。 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事先一般要设定分类的__________。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 。这就是分类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 一、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交叉分类法:对Na2CO3 、Na2SO4 、 K2CO3 、K2SO4 四种盐分类 (1)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 盐 (2)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盐和 __________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 既属于__________盐,又属于 __________盐;K2SO4 既属于 盐,又属于 __________盐。 练习:1、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五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五种物质分别为CaCl2、Ca(NO3)2、 KNO3、K2SO4 和 KCl 。 2、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 练习:1. 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相应的物质类别上。 O2、 Cu、 H2SO4 、 Ba(OH)2 、 KNO3 、 CO2 、 空气、含镁60%的MgO 2. 对下列5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1)根据1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__________ (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 __________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的概念:把 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 __________在 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 __________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_________ ;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__________ 。 2.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成__________类。 3.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大小通常 __________ ,浊液中的粒子直径大小通常 __________ ,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直径大小在 __________ 。溶液中溶质粒子不但可以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浊液中粒子既不能透过滤纸,液不能透过半透膜。 4. 根据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胶体可以分为气溶胶(例:云、烟、雾)、固溶胶(例:有色玻璃)、液溶胶(例: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硅酸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牛奶、豆浆、墨水) 三、胶体 1. 概念: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 2.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___ ;然后向__________ 水中__________加入 1~2mLFeCl3__________溶液。继续__________至溶液呈__________ 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 胶体。 练习: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粒不能透过滤纸 C. 胶体一定是混合物 D. 胶体一定是液体 四、胶体的性质 1.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在与光束 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 对光线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 与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 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 胶体的介稳性: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发现, 是最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自动和溶剂分离; 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 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介稳性。(思考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九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对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2)交叉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2、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3)胶体的性质 a、丁达尔效应 b、布朗运动 c、介稳性 十、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该更多的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到形象生动的例子,加深对胶体的认识。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guaimaomi.com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标签: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模板,高三化学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教案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
热门《高三化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