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基本概念教案[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化学教案 阅读:9933次
概要:年的高频考点是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和外延;规律的实质和例外;基本概念的简单计算;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及运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估计2012年的高考命题热点,仍然是在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面,如概念的判断、计算、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以及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应用。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与化学用语●知识网络构建1.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2.化学用语●考向三维突破■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及类别间的关系◆一维:知识联动1.物质的树状分类:2.物质的交叉分类(以氧化物为例):特别提醒:1.酸酐:通常所讲酸酐是针对含氧酸而言的,对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来说,酸酐是酸中心元素的等价氧化物,如H2SO3→SO2;HNO3→N2O5 。对于某些有机酸,其酸酐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醋酸酐→(CH3CO)2CO;某些金属元素也有相应的含氧酸,如HMnO4→Mn2O7 ,H2CrO4→CrO3;难溶性酸的酸酐一般不能直接与水化合,如SiO2。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酸酐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3.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其它物质如O2)◆二维:典例导悟典例1.(2009•泸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 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B.化合物: CaCl2、NaO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基本概念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欢迎来到高三化学教案栏目,此栏目中汇集了大量有关化学的教案,在此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基本概念教案”,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或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基本概念教案 ●名师高考导航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五个重要考点。考试大纲的要求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分散系;常用计量;化学用语;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等。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内容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认识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研究2005~最新一年高考发现,近年的高频考点是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和外延;规律的实质和例外;基本概念的简单计算;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及运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估计2012年的高考命题热点,仍然是在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面,如概念的判断、计算、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源、环保问题以及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应用。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与化学用语 ●知识网络构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2.化学用语 ●考向三维突破 ■考向一 物质的分类及类别间的关系 ◆一维:知识联动 1.物质的树状分类: 2.物质的交叉分类(以氧化物为例): 特别提醒: 1.酸酐:通常所讲酸酐是针对含氧酸而言的,对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来说,酸酐是酸中心元素的等价氧化物,如H2SO3→SO2;HNO3→N2O5 。对于某些有机酸,其酸酐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醋酸酐→(CH3CO)2CO;某些金属元素也有相应的含氧酸,如HMnO4→Mn2O7 ,H2CrO4→CrO3;难溶性酸的酸酐一般不能直接与水化合,如SiO2。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酸酐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其它物质如O2) ◆二维:典例导悟 典例1.(2009•泸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 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B.化合物: CaCl2、NaOH、HCl、HD C.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D.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 解析:A项中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而水银是汞单质,故A不正确;B项中CaCl2、NaOH、HCl都是化合物,而HD是单质,故B不正确;C项中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项中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小分子,故D不正确。 答案: C 思维探究: 在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这一知识块中,包含着大量的基本概念,是化学概念的主要集中营,也是高考命制概念型试题的“原料库”,复习中应充分了解概念的形成、内涵、适用条件、应用范围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运用抓“关键词”法、比较法、联系法等方法学好基本概念。例如,学习中可以进行对“同类”概念抓“异”(不同点)的挖掘,对“对立”概念抓“同”(相同点)的开发。所谓“同类”概念,即概念之间有某些相同的含义,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类物、同一物质”。 ◆三维:解题突破 1.(2009•黄冈模拟)某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此物质有可能是①氧化物、②盐、③碱、④单质、⑤酸中的 A.①⑤ B.①②④⑤ C.② D.①②③④⑤ ■考向二 胶体的性质、应用及制备 ◆一维:知识联动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或操作) 定义 解释 应用 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有些胶体为中性分子如淀粉溶液,无电泳现象。 在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用,除去烟尘;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沉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 制豆腐;墨水不能混用;利用明矾净水;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工业制皂的盐析;解释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土壤的保肥作用。 渗析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精制胶体、血液透析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加热蒸馏水至沸腾(注意不能用自来水);②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边滴边加热;③继续煮沸,使溶液呈现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二维:典例导悟 典例2 (2009•全国理综Ⅱ)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归纳: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在于分散系粒子半径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溶液中离子可以穿过半透膜,而浊液、胶体则不能;胶体可以穿过滤纸,而浊液不能;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鉴别胶体的有效方法;胶体受热能够发生聚沉。
标签: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模板,高三化学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三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
热门《高三化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