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04-24 22:24:31]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化学教案 阅读:9918次
概要:池的正极和负极,用来判断电极金属活动性强弱。(2)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快慢程度。(3)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判断放电、充电。【投影】【评价】学生总结的很好,看以下归纳。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原电池原理的三个应用和依据:(1)电极反应现象判断正极和负极,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其依据是:原电池的正极上现象是:有气体产生,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负极上的现象是:电极不断溶解,质量减少。(2)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速率,分析判断的依据,对某一个指定金属其腐蚀快慢顺序是:作电解池的阳极>作原电池的负极>非电池中的该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阴极。判断依据:(1)根据反应现象原电池中溶解的一方为负极,金属活动性强。(2)根据反应的速度判断强弱。(3)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强弱。(3)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分析的思路是先分析电池反应有关物质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然后根据两极的变化分析其它指定物质的变化。【练习】 www.guaimaomi.com 1.下列五个烧杯中均有天然水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回答:从图和复习归纳的方法可以分析,有外接电源时铁放在电源的正极,铁被腐蚀的最快;若放在负极腐蚀的最慢;原电池中,两极的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反应越快,但若有活动性强于铁的金属存在则铁不被腐蚀(保护了铁),所以此题的答案是:(4)、(2)、(1)、(3 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http://www.guaimaomi.com回答: 不能。 对,还应该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者两极板相接触。 【设问】 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并有回路,可能是什么池? 回答: 是电解池。 【评价】不完全正确。(纠正后看投影)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电解池或者是电镀池。 【设问】为什么呢? 回答: 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相同时,则为电镀池,其余的情况是电解池。 【评价】很好,根据电解液、根据阳极的电极材料,确定电解或电镀。 二、电化学的应用 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设问】 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复习的知识回答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及依据? 回答: 应用到实际中有: (1)由电极反应现象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来判断电极金属活动性强弱。 (2)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快慢程度。 (3)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判断放电、充电。 【投影】 【评价】学生总结的很好,看以下归纳。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原电池原理的三个应用和依据: (1)电极反应现象判断正极和负极,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其依据是:原电池的正极上现象是:有气体产生,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负极上的现象是:电极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2)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速率,分析判断的依据,对某一个指定金属其腐蚀快慢顺序是: 作电解池的阳极>作原电池的负极>非电池中的该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阴极。 判断依据: (1)根据反应现象原电池中溶解的一方为负极,金属活动性强。 (2)根据反应的速度判断强弱。 (3)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强弱。 (3)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分析的思路是先分析电池反应有关物质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然后根据两极的变化分析其它指定物质的变化。 【练习】 www.guaimaomi.com
1.下列五个烧杯中均有天然水 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 回答: 从图和复习归纳的方法可以分析,有外接电源时铁放在电源的正极,铁被腐蚀的最快;若放在负极腐蚀的最慢;原电池中,两极的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反应越快,但若有活动性强于铁的金属存在则铁不被腐蚀(保护了铁),所以此题的答案是: (4)、(2)、(1)、(3)、(5)。 2.电解规律的应用 【设问】 电解规律的应用有什么内容? 回答: 主要应用是:依据电解的基本原理分析判断电解质溶液。 【设问】 如何恢复电解液的浓度呢?(举例说明) 回答: 电解液应先看pH的变化,再看电极产物。欲使电解液恢复一般是: 电解出什么物质就应该加入什么,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在溶液中减少的是氯气和氢气,所以应该加入的是氯化氢。 【设问】 如果电解硫酸铜时,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应该加入什么呢? 回答: 因为电解硫酸铜时,生成的是铜和氧气,所以应该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铜。 【设问】 电解在应用中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回答: 在分析应用问题中还应该注意: 一要:不仅考虑阴极、阳极放电的先后顺序,还应该注意电极材料(特别是阳极)的影响;二要:熟悉用惰性电极电解各类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练习】 用石墨电极电解1mol/L的下列溶液,溶液的pH不变的是______。 (1)HCl (2)NaOH (3)Na2SO4 (4)NaCl 回答: 盐酸溶液电解产生氯气和氢气,溶液的pH升高。 氢氧化钠溶液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溶液的pH升高。 硫酸钠溶液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溶液的pH不变。 氯化钠溶液电解产生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溶液的pH升高。 所以(1)、(2)、(4)溶液的pH都增大。 答案:pH不变的是(3)。 以上的四种溶液电解后,如何使其浓度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呢? 回答: 在(1)中应该加入氯化氢。 在(2)中应该加入一定量的水。 在(3)中应该加入一定量的水。 在(4)中应该加入一定量的氯化氢。 3.综合利用——实用电池与可逆电池 常见的电池应用是: ①干电池(Zn-Mn电池) 日常生活和照明。 ②铅蓄电池 应用于国防、科技、交通、化学电源等。 ③锂电池 密度小,寿命长应用于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火箭、导弹的电源。 ④燃烧电池 污染小、能量转化高,应用于高科技研究。 ⑤其它电池 铝电池:能量高、不污染环境应用于照明、野营作业。 回答: 应用在手电、心脏起搏器、海洋照明、航标电源。 今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原理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用电池。 三、典型习题分析 【投影】 例题1如图2-17,E为沾有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池的电极。M、N是用多微孔的Ni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K打开,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1)外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是R为____,S为_____。 (2)A附近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B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哪方移动____。 (4)当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主要因为____,有关的反应式为_____。 根据图分析回答: (1)C、D产生气体的体积是不相同的,由此可以判断C端的气体是氢气,D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确定R为负极而S端是正极。 (2)A附近的变化是变为红色,因为D端放氧气,N端为阳极,而A端为阴极,吸引阳离子,阳离子放电2H+-2e=H2。因为,电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此处OH-浓度增大,溶液显红色。而在B端发生OH-放电,其反应为:4OH--4e=2H2O+O2。 (4)氢气和氧气在碱的环境下发生的是电池反应,(类似燃烧电池),消耗了氢气和氧气。 (-)2H2+4OH--4e=4H2O (+)O2+2H2O+4e=4OH- 【评价】此题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它考察了电化学知识的大部分内容。 此题的突破点是,示意图中的两种气体的体积,由此确定电源的正、负极,使题中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我们应该认真的读题,抓住题中的突破口。 【投影】
标签: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模板,高三化学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教案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
热门《高三化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