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化学期中试题[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化学试题 阅读:9241次
概要:约是19.82g•L-1B.氡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C.氡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D.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3.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后没有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应转移到容量瓶中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D.用滤纸称量10.0g的氢氧化钠固体4.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A.铝热反应 B.金属钝化 C.干冰气化 D.燃放爆竹5.下列化学变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氯碱工业 B.水玻璃制硅酸C.工业制硝酸 D.海水中提炼镁6.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SiO2CsClCF4CBr4 B.CsClSiO2CBr4CF4C.SiO2CsClCBr4CF4 D.CF4CBr4CsClSiO2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 B.还原性:Cl->Br->I-C.酸性:HClO4>H2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化学期中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做题是巩固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家要大量练习习题,使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化学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6分) 1.氡是放射性稀有气体元素,氡气吸入体内有害健康,氡的核电荷数是86,相对原子质量是222。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放射性矿物分解放出的“锕射气”,是由质子数86,质量数219的原子组成,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氡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约是19.82g•L-1 B.氡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 C.氡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D.“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 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D.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3.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溶解后没有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应转移到容量瓶中 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D.用滤纸称量10.0g的氢氧化钠固体 4.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 A.铝热反应 B.金属钝化 C.干冰气化 D.燃放爆竹 5.下列化学变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氯碱工业 B.水玻璃制硅酸 C.工业制硝酸 D.海水中提炼镁 6.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SiO2 CsCl CF4 CBr4 B.CsCl SiO2 CBr4 CF4 C.SiO2 CsCl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离子半径:Na+>Mg2+>Al3+ B.还原性:Cl->Br->I-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8.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D.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9.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将31g的Na2O溶解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常温常压下,22.4L的NH3 和16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A D.20g重水(2H216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0.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1︰1 B.X与Y的简单离子可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C.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1.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B.向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 12.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焓变:ΔH=ΔH1+ΔH2,则X、Y不可能是( ) A.C、CO B.AlCl3、Al(OH)3 C.Fe、Fe(NO3)2 D.S、SO3 1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 ) 14.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15.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 A.1 mol铜片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B.常温下1 mol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 C.1 mol MnO2粉末与含2 mol H2O2的溶液共热 D.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16.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能将后者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 ) ①Al、Fe ②C、Si ③Mg、C ④H2、Cu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 17.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1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B.Fe(OH)3溶于过量的HI溶液:2Fe(OH)3+6H++2I━=2Fe2++I2+6H2O C.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过量的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 19.不能鉴别 、 、 和 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 A.盐酸、硫酸 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硫酸 D.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向淀粉溶液中滴加橙黄色溶液未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Na+、 I-、SO32- B.Fe2+、I-、SO32- C.Na+、Br-、CO32- D.Fe2+、Br-、CO32- 2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X Y Z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0 0.102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 +2 +2 -2,+4,+6 +3 -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R>Y>X B.离子半径:T2->X2+ 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Y > R >X D.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Z>T 23.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标签:高三化学试题,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三化学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试题
上一篇:余姚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化学试题》
热门《高三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