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04-24 22:25: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文言文赏析 阅读:9631次
概要:一、惩(平声)十二、癸(仄声)十三、泡(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十四、探(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但唐人亦有用作仄声者)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李白:送羽林陶将军)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十五、暝(仄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平仄两音意义不同者疏仄-名词平-形容词难仄-名词平-形容词扇仄-名词平-动词烧仄-名词平-动词行仄-名词平-动词吹仄-名词平-动词思仄-名词平-动词乘仄-名词平-动词从仄-名词平-动词传仄-名词平-动词闻仄-名词平-动词调仄-名词平-动词论仄-名词平-动词骑仄-名词平-动词观仄-名词平-动词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令仄-名词平-动词使教仄-名词平-动词让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王仄-动词平-名词衣仄-动词平-名词冠仄-动词平-名词荷仄-动词平-名词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污仄-动词染平-名词中仄-动词平-其它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相仄-宰相平-互相燕仄-燕子平-国名翰仄-翰墨平-鸟羽便仄-方便平-安静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为仄-因为平-作为雍仄-州名平-和也占仄-占据平-占卜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治仄-形容词平-动词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判仄-判别平-拼着不仄-否定平-是否傍仄-依平-同旁浪仄-波平-沧浪强仄-勉强平-强有力施仄-施舍平-施行当仄-相称平-应当正值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谓要仄-要不要平-约也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和仄-唱和平-合好与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供仄-陈设平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http://www.guaimaomi.com编者按:www.guaimaomi.com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高中语文学习文言文: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一、场(下平七阳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二、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谊(去声)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四、茗(上声) 五、令: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六、思 作名词时读作仄声 七、暇(去声) 八、教: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九、倾(平声) 十一、惩(平声) 十二、癸(仄声) 十三、泡(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 十四、探(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但唐人亦有用作仄声者)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李白:送羽林陶将军)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五、暝(仄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平仄两音意义不同者 疏仄-名词平-形容词 难仄-名词平-形容词 扇仄-名词平-动词 烧仄-名词平-动词 行仄-名词平-动词 吹仄-名词平-动词 思仄-名词平-动词 乘仄-名词平-动词 从仄-名词平-动词 传仄-名词平-动词 闻仄-名词平-动词 调仄-名词平-动词 论仄-名词平-动词 骑仄-名词平-动词 观仄-名词平-动词 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 令仄-名词平-动词使 教仄-名词平-动词让 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 王仄-动词平-名词 衣仄-动词平-名词 冠仄-动词平-名词 荷仄-动词平-名词 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 污仄-动词染平-名词 中仄-动词平-其它 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 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 相仄-宰相平-互相 燕仄-燕子平-国名 翰仄-翰墨平-鸟羽 便仄-方便平-安静 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 为仄-因为平-作为 雍仄-州名平-和也 占仄-占据平-占卜 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 治仄-形容词平-动词 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 判仄-判别平-拼着 不仄-否定平-是否 傍仄-依平-同旁 浪仄-波平-沧浪 强仄-勉强平-强有力 施仄-施舍平-施行 当仄-相称平-应当正值 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谓 要仄-要不要平-约也 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 和仄-唱和平-合好与 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 供仄-陈设平-供给 那仄-无奈平-何也 华仄-华山平-华美 禁仄-禁止禁令平-经得起 殷仄-雷声平-富大 重仄-轻重副词平-重叠 任仄-听任任务平-动词 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 醒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看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过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令」字作「使」用法时字音平仄之商榷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对于平仄两读的字作了相当程度的探讨,其中,令」字被归□为「平声所表示的意义和仄声不同者」,王力的见解如下:令,平声,使也。包佶.〈岭下卧疾〉:「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仄声(去),命令。又县令,名词。李嘉佑.〈留别畀陵诸公〉:「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而目前较为完整的两本近体诗创作理论书籍──张梦机着《古典诗的形式结构》与许清云着《近体诗创作理论》,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见解,主张「令」字作「使」字解释时应列为平声。 但是,我们考查目前作诗最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集成》时,「令」字分属「去声二十四敬韵」与「下平声八庚韵」,却发现虽然《增广诗韵集成》上注明了「令」字庚敬韵互异与二者义分动静,但是却未明言何韵为动何韵为静,如果仅依赖此书,恐怕不易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再细查另一本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全璧》,《增广诗韵全璧》只在「庚韵」的说明有一条是「令人羡,使也」,除此之外,也仅是注明庚敬韵互异,从两韵的例词中并不能完全肯定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只好再翻检《广韵》一书,《广韵》中「令」字共有五种读音,扣除其中三种系罕见的地名与姓氏外,仅剩「下平声清第十四」(诗韵中并为庚韵)与「去声劲第四十五」(诗韵中并为敬韵)二者。其中「下平声清第十四」的解释是「使也」;「去声劲第四十五」的解释是「善也,命也,律也,法也」。从《广韵》的解释中,吾人应可以确定「令」字作「使」用法时应读作平声殆无疑义。 为求慎重起见,笔者利用电脑资讯检索系统翻检《全唐诗》中的绝句与律诗,考究唐人对于「令」字作「使」用时读音的平仄: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李商隐:筹笔驿)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白居易:题王处士郊居)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白居易:天宫阁早春)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元稹:感逝浙东)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李频:黄雀行)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翦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 ◎却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施肩吾:赠仙子)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贺知章:送人之军) ◎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刘长卿:龙门八咏阙口) ◎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刘长卿: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 ◎日日生春草,空令忆旧居。(韦应物:任洛阳丞答前长安田少府问)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韩愈:木芙蓉)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李颀:送窦参军) 唐人近体诗中有关「令」字作「使」的用法不胜枚举,以上仅列出着名诗家的名句,吾人逐一对照绝句律诗的平仄谱加以检核,自可得知唐人「令」字作「使」的用法时皆读为平声,这也印证了前面所引述的王力、张梦机、许清云三位学者的见解,吾人更可以肯定的说:
标签:文言文赏析,文言文阅读大全,高中文言文翻译,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文言文赏析
上一篇:数字运用类病句修改
关键词:
|
最新《文言文赏析》
热门《文言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