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鸿门宴教案[10-18 00:11:43]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489次
概要:⑵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⑶乃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⑷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来告良( )⑸以①具告以事(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⑹王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秦地可尽王也( )⑺之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⑴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 今义: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 今义:⑷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古义: 今义: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 古义: 今义: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 今义:1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活用形式: 解释: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用形式: 解释: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活用形式: 解释: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活用形式: 解释:12.翻译下列句子。①具告以事 译文:②为之奈何 译文:③孰与君少长 译文:④沛公奉卮酒为寿 译文:(三)、阅读文章第三、四两段,完成13-22题。1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高二语文鸿门宴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 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鲰生说我曰( )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 )③要项伯( )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 ②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 ③固不如也( ) 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⑤秦时与臣游( ) ⑥亡去不义( ) ⑦不如因善遇之( ) ⑧且为之奈何( ) 8.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毋内诸侯 通 ②要项伯 通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9.解释下列多义词。(10分,每空0.5分) ⑴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 ②不如因善遇之( ) ⑵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⑶乃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 ⑷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来告良( ) ⑸以 ①具告以事(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 ⑹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秦地可尽王也( ) ⑺之 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10.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⑴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 今义: 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 今义: ⑷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古义: 今义: 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 古义: 今义: 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 今义: 1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活用形式: 解释: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用形式: 解释: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活用形式: 解释: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活用形式: 解释: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具告以事 译文: ②为之奈何 译文: ③孰与君少长 译文: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 译文: (三)、阅读文章第三、四两段,完成13-22题。 1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玉玦( ) ④瞋目视项王( ) ⑤目眦尽裂( ) ⑥沛公之参乘( )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www.guaimaomi.com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 ③因击沛公于坐( ) ④故遣将守关者( ) ⑤而听细说( ) ⑥坐须臾( ) 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⑧若入前为寿( )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⑩臣死且不避( ) 1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通 16.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 D.劳苦而功高如此 17.根据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填空。 樊哙闯帐后的表情是 ,在他的慷慨陈词中,首先提起怀王之约的意图是 ;直接指责项羽的话是 ,收到的效果是 。该段文字中有几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请写出三个: 、 、 18.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 。 19.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原因: 刘邦性格: 20.鸿门宴上活跃着众多的人物,请概括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人物的?效果怎样? 答:方法: 效果: 21.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用两句是深刻总结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历史教训,用以指导革命战争。这两句诗是 。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项羽的那些弱点。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 。 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 译文: 。 分析: 。 (四)、阅读文章后三段两段,完成23-27题。 2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会其怒,不敢献 (会:赶巧碰上)B. 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 C.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道路) 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动词,责备) 2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拔剑撞而击之 ②公为我献之 B.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唉!竖子不足与谋 D.①今者出,未辞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为之奈何? D. 何辞为? 2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7、简答: (1)“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现了两人怎样的性格? (2)沛公在鸿门宴上低三下四,回到军帐后“立诛杀曹无伤”与他最终成就霸业有什么关系? 三、反馈形成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问:共写了哪几件事? 答: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 ,情节的高潮。 问:此部分有三起、三落,请指出: 三起: → → 三落: → →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问:此事给项羽和刘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四、过关巩固: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山,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汉将杨喜)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曰?”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高二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
关键词:
|
最新《高二语文教案》
热门《高二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