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 -- 正文

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

[10-18 00:11:43]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684

概要: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 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

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http://www.guaimaomi.com

【摘要】高二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

自主预习篇

【语文百花苑】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赏析>

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生动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 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如《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记》等。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2.背景资料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基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①不嗛,辄奋击(嗛=慊 满足,满意)

②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槌)

③辞甚巽(巽=逊 谦恭)

④出入歧周邠斄间(斄=邰)

⑤覆校无疑(覆=复 反复)

2.古今异义

①无寇暴死(暴死:无故死亡//突然死亡)

②已乱:制止骚乱//已经骚乱

③无伤也(无伤:不要紧,无妨//没有伤口)

3词类活用

①暴且乱(乱:形容词做动词,作乱)

②舆来庭中(舆:名词做动词,抬)

③市谷(市:名词做动词,买)

④ 处贱(贱:形容词做名词,卑微的地位)

⑤手注善药(手:名词做状语,亲手)

⑥ 困汝(困:动词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⑦杀一老卒,何甲也(甲:名词做动词,穿盔甲)

4.一词多义

以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介词,凭,凭借)

又以刃刺酒翁(介词,用)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介词,因,因为)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表目的的连词,来)

且 且大乱,若何(将,将要)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一边)

固 尚书固负若属耶(难道)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坚持)

辞 无伤也,请辞于军(论理)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辞退)

即 即告太尉(于是)

即自取水洗去血(立即)

5.文言句式

①至则曰(省略句,省略主语“太尉至则曰”)

②且大乱,若何(省略句,省略主语“你若何”)

③植市门外(省略句,省略宾语,植之市门外)

④愿奉军以从(省略句,省略代词,愿奉军以从之)

⑤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也,表判断)

⑥段公,仁信大人也(也,表判断)

⑦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宾语前置,归罪谁)

⑧公幸教以道(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以道教)

⑨汝将何以视天地(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靠什么)

【文言文对译】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教案
关键词:
《高二语文教案:段太尉逸事状》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