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解决办法[01-26 22:22:12]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心理行为语言 阅读:9566次
概要:的小金鱼放回鱼缸。奶奶很心疼小金鱼,猜想其他金鱼可能也是这样送命的,但是没有过多地批评小陶。让奶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当天晚上,奶奶发现那只小金鱼死在桌子上,鱼鳍被揪了下来。心地善良的奶奶被惊呆了,知道这一定是小陶干的,就把小陶拉来问话。小陶平静地说:“是我干的。让他活在小小的鱼缸里,还不如死了好。”奶奶真的不明白,家里就两个人,这孩子和谁学的呢?虐待动物的行为可能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常常是为了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美国预防虐待儿童与动物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阿尔考说,那些对虐待动物着迷的儿童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这种暴力倾向会从人的幼年时期延续到成人时期,甚至会杀人。造成孩子有暴力倾向的原因有环境的不适应,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所以解决问题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方法1:改变环境,补偿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搞不懂,但感觉比成人丰富而敏锐,了解了孩子的感觉,就可以和他心灵相通。我们来看看小陶,小陶奶奶发现小金鱼残死在桌子上,质问小陶时,小陶平静地说:“是我干的。让他活在小小的鱼缸里,还不如死了好。”这可能说的是小陶自己的心情,觉得自己就是小金鱼,在奶奶家如同呆在鱼缸里,不快乐,离开就是“死”路一条,与 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解决办法,http://www.guaimaomi.com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解决办法 小陶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把小陶交给奶奶带。小陶3年级了,奶奶觉得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小陶的步伐,觉得和小陶一起生活很累,但儿子和媳妇没有时间,自己也就只好勉强支撑着。 夏天到了,奶奶买了几条小金鱼,摆在桌子上,可是,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几乎一天死一条,而且都在桌子上。奶奶眼花,开始没有仔细看,就把死了的小金鱼丢掉了,后来奶奶觉得事情蹊跷,为什么小金鱼死在桌子上呢?奶奶开始留心观察,一天,发现小陶站在浴缸旁,就走过去看究竟。只见小陶把小金鱼放在桌子上,看着小金鱼在桌子上蹦,也不救小金鱼回水里。奶奶马上跑过去,批评小陶的同时,把垂死的小金鱼放回鱼缸。奶奶很心疼小金鱼,猜想其他金鱼可能也是这样送命的,但是没有过多地批评小陶。让奶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当天晚上,奶奶发现那只小金鱼死在桌子上,鱼鳍被揪了下来。心地善良的奶奶被惊呆了,知道这一定是小陶干的,就把小陶拉来问话。小陶平静地说:“是我干的。让他活在小小的鱼缸里,还不如死了好。”奶奶真的不明白,家里就两个人,这孩子和谁学的呢? 虐待动物的行为可能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常常是为了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美国预防虐待儿童与动物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阿尔考说,那些对虐待动物着迷的儿童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这种暴力倾向会从人的幼年时期延续到成人时期,甚至会杀人。造成孩子有暴力倾向的原因有环境的不适应,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所以解决问题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方法1:改变环境,补偿孩子的精神需要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搞不懂,但感觉比成人丰富而敏锐,了解了孩子的感觉,就可以和他心灵相通。我们来看看小陶,小陶奶奶发现小金鱼残死在桌子上,质问小陶时,小陶平静地说:“是我干的。让他活在小小的鱼缸里,还不如死了好。”这可能说的是小陶自己的心情,觉得自己就是小金鱼,在奶奶家如同呆在鱼缸里,不快乐,离开就是“死”路一条,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快点结束,死掉。读懂孩子的心,就知道孩子不快乐。 为什么这样说呢?小陶而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去爬山等事情都做不了。年轻父母能够带给孩子精神上的满足是老年人给不了的,所以,孩子跟着老人生活,心里一定会思念着爸爸妈妈。这样的思念是一种精神折磨,在苦闷无处排解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向金鱼或者其他小动物施暴。 家长如果不能总是陪在孩子身边,知道孩子有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时,要考虑是不是精神上需要安慰,采取措施孩子补偿的精神需要。要想办法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至少有一个家长陪伴孩子。如果确实没有时间陪孩子,就请一个年轻的保姆,让保姆满足孩子的部分精神需求,带孩子去公园,打球等,保姆年轻的活力自然会感染孩子,让孩子的生活多了新鲜和朝气,也是补偿孩子精神生活的一种选择,当然,还是不能够完全代替父母。 方法2: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娇娇的作业写得不整齐,妈妈很不满意,用橡皮把娇娇写好的作业涂掉了。娇娇委屈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妈妈拿了饼干哄娇娇。娇娇拿着饼干没有心思吃,此时,家里的小狗汪汪坐在娇娇旁边,盯着她手里的饼干,想吃,于是,就用小爪子扒娇娇的腿,示意小主人他想吃。娇娇看见汪汪扒她,突然用脚向汪汪踢去。汪汪躲开了,但一会儿又回来了,坐在原地眼巴巴地看着小主人。娇娇看见小狗又讨厌地坐在自己面前,她离开椅子踢汪汪,小狗不明白娇娇要做什么,还以为小主人给自己好吃的,使劲摇着尾巴,被娇娇重重地踢了一脚后才转身逃跑。娇娇在后面紧追,一边用脚踢,一边说:“让你吃,让你吃,踢死你,踢死你!”汪汪逃进厨房,躲在娇娇妈妈的身后,不敢出来了。 孩子虐待小动物有可能是一时情绪失控,也可能积压了很久,这次失控了。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发泄,而小动物不会告状,挨打不会喊疼,自然地成为出气筒。娇娇的妈妈看到娇娇追打小狗,应该马上制止。告诉孩子汪汪也会痛,他没有犯错误,不应该挨打。可以对孩子做一个比喻,说:“妈妈在工作上不顺心,回到家里,打你一顿出气可以吗?如果不可以,你不高兴的时候不可以打汪汪。”娇娇妈应该把娇娇抱起来,让娇娇把自己的委屈哭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娇娇妈要意识到自己给孩子的压力过重,要缓解孩子的压力。 注意事项: l 家长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感受不到压力减小,下次爆发的时候会更加猛烈,到时候,简单的语言安抚就会显得作用不大了。 l 对于具有虐待动物不良习气的男孩,父母更应注意,除了缓解压力,解开心结的方法之外,必要的时候,要惩罚,将其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方法3:避免孩子接受暴力信息的刺激和影响 我喜欢看卡通片,从小到现在都喜欢。因为忙碌,将每天下午五点多钟由电视台播放的卡通片一律错过了,实在是有些遗憾。终于有了女儿,而且就快两岁了,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她要看卡通片。我这个老爸托女儿的福,再一次拥有了每天坐在电视机前观赏卡通片的机会。 看着看着,不对劲了。本来兴高采烈的女儿,时不时会发出“怕怕”、“换一个”的呼声。起初以为是小孩子有意无意的玩闹,当认真跟随她的反应仔细观看后才发现,女儿的反应全部来自于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暴力镜头。 例如:一部关于一只小鱼在大海里自强不息的卡通片,立意多好啊,片中勇敢的小鱼助人为乐,要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可是,每当展示小鱼的英勇时,总会出现一堆面目狰狞的坏鱼拿着刀、举着棒,跟主角小鱼一通乱打,甚至出现一叉刺进对方胸口的镜头。我家孩子不到两岁,当然怕了。 再举一例。一部卡通片说几个小动物不好好睡觉,为了教育它们,让它们进入梦王国,体会梦里美好的一切。乍一听很好啊,凡是教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片子,相信所有家长都会鼓掌欢迎。可是没演多久,剧情中美好的梦境消失了,因为来了一群专门偷窃小朋友美梦的妖怪。妖怪一个个青面獠牙,叫声跟香港鬼片中的恶鬼一样。这样的片子,我们还看得下去吗? 我们只好看DVD,看《天线宝宝》和《鼹鼠的故事》……人家的卡通片没有暴力,不是更受孩子们欢迎吗?甚至,最近看《冰川世纪》、《美食总动员》这些成年人的卡通片,不是也没有暴力吗?也许可以把问题归结到我女儿太小,但是我坚信,七岁孩子、十岁孩子的家长也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在卡通片中接受那么多的暴力暗示。 这是网络转载新闻晨报的文章。这篇文章提示我们,两岁的孩子恐惧感很强,如果我们总用暴力镜头刺激他,孩子的心肠就会变硬,会像孩子的爸爸,对动画中的暴力镜头熟视无睹。遇到不顺心,无处发泄的情况就有可能因为曾经有过的暴力暗示,而选用小动物作为自己宣泄情绪的对象,所以,从小避免让孩子心肠变硬是很重要的。
标签:心理行为语言,心理行为语言知识,小学家长专区 - 心理行为语言
上一篇:孩子模仿黑社会行为不文明
关键词:
|
最新《心理行为语言》
热门《心理行为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