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10-18 00:21:4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220次
概要:飞鸟相与还。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听读语段,回答3-4题。(共5分)3、文章认为: 的眼睛很迷人, 的心不美丽, 的心很动人。(3分)4、文章认为“美丽”就是: 。(2分)听读短文,回答5-9题(共11分)5、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将 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2分)6、短文例举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有:不为五米斗折腰的 、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不做清朝高官的 。(3分)7、林则徐提出的新的荣辱观是:“ ”。(2分)8、短文认为“荣”与“辱”的关系是: 。(2分)9、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 ,提倡 。(2分)二、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16分)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 ,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将来临的1970年世界杯赛。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http://www.guaimaomi.com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guaimaomi.com为您整理的“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一、语文听力测试(20分) 答题提示:听力材料中的每小题将朗读两遍。认真听录音,根据要求完成1-9题。可以边听边答题。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涟漪 栖息 花团锦簇 B、瀚海 腼腆 相提并论 C、堕落 孤僻 束手无策 D、绮丽 猥鄙 隽妙无比 2、听读下列诗句,选出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听读语段,回答3-4题。(共5分) 3、文章认为: 的眼睛很迷人, 的心不美丽, 的心很动人。(3分) 4、文章认为“美丽”就是: 。(2分) 听读短文,回答5-9题(共11分) 5、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将 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2分) 6、短文例举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有:不为五米斗折腰的 、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不做清朝高官的 。(3分) 7、林则徐提出的新的荣辱观是:“ ”。(2分) 8、短文认为“荣”与“辱”的关系是: 。(2分) 9、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 ,提倡 。(2分) 二、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16分) 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 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 ,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 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将来临的1970年世界杯赛。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着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小英雄,那一车怯懦、冷漠的看客羞愧得无地自容。 B.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显示了深厚的学识底蕴。 C.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刚下火车,他们马上如饥似渴地聊了起来。 D. 李叔叔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在镇上家喻户晓,传为美德。。 13、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作者悟出人生真正的意义,悟出返朴归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5)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 》、《春水》,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字的含义。(2分) 谓:____________ 鲜: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 众:____________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 。 16、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2分) 答: 。 17、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3分) 答: 。 18.下列诗句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3分)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1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 四、 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石榴》(节选)(共12分)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__________(绣、锈、诱)彩,它都是具备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20.从括号内选出一个恰当的字填入第一段的横线上。(1分) 21.第一段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这里是对_________的说明。是从三个方面说明的,请用原文写出这三方面。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4分)
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大全,初中学习方法,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初一语文试卷》
热门《初一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