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精品测试题[10-18 00:21:4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782次
概要:。(3)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7)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9)写出连续两句带有“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向他介绍。(3分)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法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4. 读文•联想•造句(2分)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圣境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圣境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临其境,真是津津有味。……读&he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精品测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guaimaomi.com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精品测试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精品测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 用正楷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从容地mài进考场,自信地面对试卷,chén着冷静地答题。 2. 古诗文默写(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3)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7)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9)写出连续两句带有“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向他介绍。(3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法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文•联想•造句(2分)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圣境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圣境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临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读……会不知不觉地……我似乎……犹如…… 5. 公共场所的告示牌应做到语言得体。如有人请你为下列场所分别拟写恰当的禁烟告示,你打算怎么写?(2分) (1)医院:______________ (2)加油站: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和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 ) 水波粼粼( ) 7.解释成语“各得其所”并造句。 解释: 造句: 8.“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9.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① ② ③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 10.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 品质,体现了 的家庭关系。 12.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13.选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 去: 乃: 15.用斜线划分句子的节奏(2分)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16.翻译句子:(2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说说“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有什么不同?(2分) 18.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理由。(2分) 1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隔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他又不肯说。只是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大全,初中学习方法,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关键词:
|
最新《初一语文试卷》
热门《初一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