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寒假作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10-18 00:21:4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阅读:9176次
概要: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选文第①②段在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http://www.guaimaomi.com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www.guaimaomi.com为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寒假作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 和 。(2分)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二、拓展阅读题(15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很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呜?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的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鼓掌) 1.文中的“他们”是指 。“你们”指的是 。 “我们”是指 。(3分) 2.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分)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句中的前一个“李公朴”指的是 ,后一个“李公朴”指的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4.第2段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阐明的道理是( )。(1分)
标签:初一语文寒假作业,初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大全,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上一篇:初一语文寒假作业第五单元
关键词:
|
最新《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热门《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