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04-24 22:24:0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生物试卷 阅读:9839次
概要:组成的;2、下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根尖是由[1 ] 根冠 、[ 2] 分生区 、[ 3] 伸长区 、[4 ] 成熟区组成的;(2)、 [1] 根冠 起到 保护 的作用;[2] 分生区 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小,细胞核较大,没有大液泡,它具有很强的 分裂 能力;(3)、根就是靠[ 2] 分生区的细胞 分裂 的增加和[ 3] 伸长区 的细胞 生长 的增大逐渐地生长的;(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 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3、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据图回答(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4] 返光镜 。(2)转动时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6] 细准焦螺旋 。(3)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3 ] 物镜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5 ] 镜柱 。(5)需要将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该注 视[ 3 ] 物镜 。(6)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你知道玻片上写的是什么吗? 略 。4.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台号 目镜 物镜A 5× 8×B 10× 10×C 15× 40×(1)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A 号。(2)观察到单个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 C 号。(3)目镜最长的是 A 号显微镜。(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图①所示,若要达到图②所示的效果,他应将装片向__右下___方向移动。五、实验探究1.如下图所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http://www.guaimaomi.com四、识图题: 1、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请写出各序号所指部位的名称。 3 萼片 ,4 花柄 ,5 花瓣 , 8 子房 ,9 花托 , (2)将来会发育成果实的是[8 ] 子房 。果实就是 由 果皮 和 种子 组成的。 (3) 一般情况下,植物要结出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 受精和结果四个阶段,其中, 传粉 和 受精 是 果实形成的重要前提。如: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 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原因就是阴雨天气影响 了 传粉 造成的。 (4)雄蕊是由[1 ] 花药 和[2 ] 花丝 组成的,雌蕊是由[6 ] 柱头 、 [7 ] 花柱 和[ 8] 子房 组成的; 2、下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根尖是由[1 ] 根冠 、[ 2] 分生区 、[ 3] 伸长区 、[4 ] 成熟区 组成的; (2)、 [1] 根冠 起到 保护 的作用;[2] 分生区 的细胞特点是细胞 小,细胞核较大,没有大液泡,它具有很强的 分裂 能力; (3)、根就是靠[ 2] 分生区的细胞 分裂 的增加和[ 3] 伸长区 的细 胞 生长 的增大逐渐地生长的; (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 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 3、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4] 返光镜 。 (2)转动时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6] 细准焦螺旋 。 (3)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3 ] 物镜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5 ] 镜柱 。 (5)需要将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该注 视 [ 3 ] 物镜 。 (6)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你知道玻片上写的是什么吗? 略 。 4.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台号 目镜 物镜 A 5× 8× B 10× 10× C 15× 40× (1)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A 号。 (2)观察到单个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 C 号。 (3)目镜最长的是 A 号显微镜。 (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图①所示,若要达到图②所示的效果,他应将装片向__右下___方向移动。 五、实验探究 1.如下图所示,把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黑纸圆片将B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在经过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分析回答: (1)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 片的绿色部分变成 黄白 色。 (2)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B两处不变色,其原因: A 此处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B 此处叶片没有光照无淀粉生成 。 (3)C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粉 ;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的目的是 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 2.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 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 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鼠妇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地方?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 。 (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 设置两种不同的环境 。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大部分的鼠妇移到黑暗的一端 ,据此,小明能得出的 结论是 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 不能 , 减少实验的误差 。 (6)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 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 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 对 , 为什么? 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 (7)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 3.提供西瓜种子和其它必要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与光的关系: (1)实验目的:探究西瓜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 (2)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大小一样的锥形瓶,分别记为A、B,瓶中垫数层餐巾纸,并加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将西瓜种子等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中,一分放入B中(其它条件如温度、空气等都相同且适于种子萌发)。 ②将 A放在有光环境中,将B放在无光环境中(其它条件相同)。 ③观察记录瓶中种子萌发情况。 (3)若实验结果出现如下三种情况之一,请说明实验结论。 ①A和B中的种子同样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与光照 无关 。 ②A中种子萌发,B中种子不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 需要光 。 ③A中种子不萌发,B中种子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 不能有光 。 4.某生物实验小组做“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 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丛、灌丛的湿度,每地测3个地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 测量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 早晨 中午 傍晚 裸地 68% 18.5% 45% 草地 73% 38% 51.3% 灌丛 81.3% 45% 65.3% (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3个点并求出平均值做为每次测量的数值? 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只取一处地点测湿度,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每种环境取3处地点测湿度,可以减少误差。 (2)如果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 不能。有雾湿度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灌木丛中的湿度比草地大,草地的湿度比裸地大。(或:植物会增大空气湿度)。 5.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是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土壤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_ (2)作出的假设是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标签:初一生物试卷,初一生物试卷分析大全,生物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生物辅导资料 - 初一生物试卷
上一篇:下学期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
关键词:
|
最新《初一生物试卷》
热门《初一生物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