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 - 乖猫咪学习网 - http://www.guaimaomi.com !

教学反思 班主任 家长专区 教育范文
首 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乖猫咪学习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知识点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 -- 正文

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

[10-17 23:58:36]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二语文知识点   阅读:9829

概要:时期。《水龙吟》是早期作品,作者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词中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景象来陪衬、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二、文学常识1、关于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关于《水龙吟》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3、关于《永遇乐》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相关推荐: www.guaimaomi.com

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http://www.guaimaomi.com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www.guaimaomi.com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

一、课文解析

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两首词作于不同时期。《水龙吟》是早期作品,作者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词中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景象来陪衬、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二、文学常识

1、关于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2、关于《水龙吟》

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

3、关于《永遇乐》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www.guaimaomi.com
标签:高二语文知识点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知识点
关键词:
《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辛弃疾词两首》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教育 | 课件试题教案 | 作文指导 | 范文写作
Copyright 乖猫咪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