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物理教案 阅读:9961次
概要: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 _______。(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17.(探究创新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Ⅰ。(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B位于山顶甲的 (方向), 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3)要在海边建 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14.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15.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二、综合题 16.读“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 _______。 (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17.(探究创新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Ⅰ。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 (方向), 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 D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Ab段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0×20)千米。进而可以推出其比例尺为1∶100000000。 2.A 甲比例尺为1:15000,乙图为1:18000,可以推知甲比例尺甲大于乙;甲乙均为地图;甲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 3.C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 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可得200 解析:本题以时事为材料,综合考察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有关知识,如计算相对高度,实际距 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被距离的稍远或稍近所迷惑,而应当根据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这一关键要求,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③选择输油线时,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答案:(1)东方0~50米之间 (2)C处有利条件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处。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离油港近;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T程施工难度小,且油可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E处有利条件:上游有两个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不利条件:E处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落差小,水能小。F处有利条件:落差大,水能大;从F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不利条件:离油港较远,架线线路长,水量比E处小。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guaimaomi.com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标签:高三物理教案,高三物理教案模板,高三物理复习资料,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物理复习 - 高三物理教案
关键词:
|
最新《高三物理教案》
热门《高三物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