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试题[10-18 00:10:5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化学试题 阅读:9644次
概要:>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4、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 学家发明 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 Ag2O= Cu2O +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上以黏土、石灰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料来制造普通水泥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 + 2OH- —2e- = Cu2O + H2OC. 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 Cu 经过导线流向 Ag2O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 OH-向正极移动5、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X2R >X2Y[A.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HCO3-+OH-=CO2↑+H2OB.向NH4Al(SO4)2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至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C.向饱和NaHC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HCO3-=CO2↑+HSO3- 东阳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做题是巩固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家要大量练习习题,使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化学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精制蔗糖使之脱色,通常选用 A.SO2漂白 B.Cl2漂白 C.Na2O2漂白 D.活性炭吸附 2、下列变化中,不破坏化学键的是 A.碘升华 B.晶体硅熔化 C.硝酸钾溶于 水 D.氯化铵加热“升华” 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4、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 学家发明 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 Ag2O= Cu2O +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以黏土、石灰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料来制造普通水泥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 + 2OH- —2e- = Cu2O + H2O C. 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 Cu 经过导线流向 Ag2O 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 OH-向正极移动 5、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 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X2R >X2Y[ A.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HCO3-+OH-=CO2↑+H2O B.向NH4Al(SO4)2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至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 2Ba2-+4OH-+Al3++2SO42- = 2BaSO4↓+AlO2-+2H2O C.向饱和NaHC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HCO3-=CO2↑+HSO3- D.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7、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发生了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131”的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的质子数为131 B.食用加碘盐能防止一切核辐射 C.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D.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8、a mol FeS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全部溶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FeS+HNO3 →Fe(NO3)3+H2SO4+NO↑+H2O (未配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3a mol的电子转移 B.参加反应的HNO3为9a mol C.氧化产物只有Fe(NO3)3 D.被还原的HNO3为3a mol 9、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K+、Fe3+、Cl-、S2-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B.在c(H+)=10-13 mol•L-1的溶液中K+、Cl-、AlO2-、CO32-能大量共存,且加入NaHSO4溶液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 C.某透明溶液中可以存在Cu2+、NO3-、H+、SO42- D.某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放出H2,则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K+、Mg2+、NO3-、SO42- 10、有X、Y、Z三种物质。常温下分别用Y或Z与X混合时,反应速率几乎相同的是 选项 X Y Z A 2mL 5%H2O2 溶液 1mL 1 mol•L-1CuSO4溶液 1mL 1 mol•L-1FeCl3溶液 B 1mL 1 mol•L-1 NaHCO3溶液 1 mL 1 mol•L-1 HCl溶液 1mL 0.5 mol•L-1 H2SO4溶液 C 钠块 10 mL 乙醇 10 mL 水 D 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 5mL 海水 5 mL 蒸馏水 11、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诊断,还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前景。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B.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C.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它与溶液分散质直径相当 D.在反应②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12、金属铜与人体分泌物中的盐酸以及子宫内的空气反应可生成超氧酸:Cu+HCl+O2=CuCl+HO2 HO2 (超氧酸)不仅是一种弱酸而且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O2 B.HO2在碱中能稳定存在 C.氧化产物是HO2 D.1 mol Cu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 13、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 mol•L-1时,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L-1的K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应前溶液中K+的浓度为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225 mol•L-1 D.0.45 mol•L-1 14、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15、X、Y、Z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Y大于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高于Y X Y Z C.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大于Y D.原子序数:Z=Y+7 16、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1.8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1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⑤可能含有SO32-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8、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 (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标签:高三化学试题,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三化学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试题
上一篇:上学期高三化学期中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化学试题》
热门《高三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