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04-24 22:24:31]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157次
概要:特点。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二、答题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得分在30分左右。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第2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7题,对“充分”一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第8题,对“外国资本操纵市场”一项同样存有争议,题目用词或语言表述欠严密,不果断;第16题,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中要义;第18题,同样如此,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二)非选择题21题第1问,平均2分。词语表述不准,错别字较多;原因分析不全,时间弄错,写成幕府时期或目前等;不能从美日双方来思考作答。建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历史专用名词要能准确书写运用。第2问,平均1.5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忽略了其中有两问:“变化、原因”;学科语言运用较差;“变化”不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分析,“原因”不能从日本和美国两方面思考,回答时很多学生错答成明治维新。第3问,平均1分不到,很多学生不得分。学生笼统从国家利益去分析,没有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思考美日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述不准确;对美日两国关系认识不到位。这部分知识教材涉及较少,建议在后期复习中给予重视,并适当加以训练与整理。第4问,平均2分。“轨迹”一问多少能回答一些;对“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www.guaimaomi.com高三频道下各科目的试题全部更新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欢迎大家在课后进入高中频道参考浏览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善于总结分析,提高学习成绩!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我区参考人数为2347人,均分为58分左右。各校因为生源不一样,发展不均衡。本次试卷难度与高考相当,题目比较灵活。全卷分值分布合理,粗略统计一下:必修一约33分,必修二约39分,必修三约28分,选修一10分,选修四10分。全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过分关注细节的题目基本没有。全卷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新材料新情境”这一特点。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在30分左右。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 第2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7题,对“充分”一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第8题,对“外国资本操纵市场”一项同样存有争议,题目用词或语言表述欠严密,不果断;第16题,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中要义;第18题,同样如此,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 (二)非选择题 21题 第1问,平均2分。词语表述不准,错别字较多;原因分析不全,时间弄错,写成幕府时期或目前等;不能从美日双方来思考作答。建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历史专用名词要能准确书写运用。 第2问,平均1.5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忽略了其中有两问:“变化、原因”;学科语言运用较差;“变化”不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分析,“原因”不能从日本和美国两方面思考,回答时很多学生错答成明治维新。 第3问,平均1分不到,很多学生不得分。学生笼统从国家利益去分析,没有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思考美日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述不准确;对美日两国关系认识不到位。这部分知识教材涉及较少,建议在后期复习中给予重视,并适当加以训练与整理。 第4问,平均2分。“轨迹”一问多少能回答一些;对“认识”的回答多有偏差,不能从“双方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入手;回答面窄,仅仅从美日关系谈认识,不能升华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要全面、细化、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22题 第1问,平均2分。“弊端”几乎没有学生写出“公有制规模大、程度高”,“危害”一问回答尚可。第2问,平均1分。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欠缺,对“说明”含义理解不清,审题不准确。本题的设问也欠妥。问题中已经指明答案“推广”,若改为“《通知》的发布有何积极作用?”或许更好些。第3问,平均2分。经营权或自主权回答不出来。名称写不全面。“作用”一问回答较好。第4问,平均1分。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到“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这一点,少数学生不明白“启示”的含义。建议在后期复习中强化引导、训练与讲解。 23题 第1问,平均1分。对材料理解不准确,对“张之洞”的阶级属性不清楚。第2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用词不准确,写成“尊崇、推崇、发扬”等。将“态度”与“意图”混为一谈。第3问,平均1.5分。语言表述不精练、不准确,错别字较多,如将“抨击”写成“评击”。第4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认识不清,不能结合中国国力的提高来探讨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后一问回答得比较好。建议教师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讲解与阐述要准确到位。 24题 第1问,平均1分。学生表述不准确,多数学生只能回答其中一问。“专门为贵族设立”,多数学生答“为贵族服务或为贵族所垄断”。错别字现象突出。第2问,平均1.5分。第2小问得分低,大部分学生没有答出关键词“法律”。第3问,平均1分。照抄材料原文,概括能力欠缺,问题意识不强,答案空泛。第4问,平均1分。混淆俄国“司法”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两个概念。没有结合俄国司法改革去谈认识,而是泛泛而谈,如改革是曲折的;改革应结合国情等。建议后期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强化训练与指导。 25题 第1问,平均2分。解读材料不严谨,用词不准确。如“慎用刑罚”写成“废除刑罚”;“唐太宗纳谏”写成“群臣纳谏”。照抄材料。错别字较多,如“休养生息”的“休”写成“修”;“告诫”的“诫”写成“界”等。史实不清,“隋之教训”写成“隋唐教训”等。第2问,平均0.5分。学生没有读懂材料,理解题意,没有写出变化的过程。语言表述不准确。建议复习时要强化解题技巧与提炼材料能力的培养。第3问,平均1分。缺乏对材料进行提炼与概括,对“目的”理解不到位。错别字较多,如“告诫”的“诫”写成“界”等。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将材料理解为“太宗是个昏君”的结论。不能够做到看分答题。第4问,平均1.5分。没有结合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进行评价。忽视唐太宗自我反省的品质,仅仅从功过两方面进行评价。对基本史实不清楚,表述空洞。建议复习中教材基础知识还是要带着学生一起复习巩固。 三、几点建议(六个关键词) 1、主干。对照《考试说明》,逐一落实相关知识点。重点抓主干知识,不要再过分纠缠一些细枝末节。对教材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能教条,也不能抛弃。要用好教材,重在理解消化与运用。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
热门《高三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