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04-24 22:24:31]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367次
概要:道理,材料可信 D.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2.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3.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4.竺可桢先生曾经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十曲线图,而文化的变化也随着这个曲线而变化。 一个一个地方突然变得很冷的时候,饥荒、干旱、水灾等就会频繁发生,这里也就往往容易发生改朝换代。据此推断,下列分析哪个比较不合理A.气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B.研究历史时要注意考虑当时的地理环境因素C.秦朝灭亡是因为当时气温太低,冻死了很多人。D.唐朝的盛世局面出现时的气温可能比较适中5.《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 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http://www.guaimaomi.com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www.guaimaomi.com为了帮助在校高中生,特别整理了“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文,详情如下: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 1. 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 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 A.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 B.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 C.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 D.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 2.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3.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4.竺可桢先生曾经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十曲线图,而文化的变化也随着这个曲线而变化。 一个一个地方突然变得很冷的时候,饥荒、干旱、水灾等就会频繁发生,这里也就往往容易发生改朝换代。据此推断,下列分析哪个比较不合理 A.气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B.研究历史时要注意考虑当时的地理环境因素 C.秦朝灭亡是因为当时气温太低,冻死了很多人。 D.唐朝的盛世局面出现时的气温可能比较适中 5.《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 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6.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禱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 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 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 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 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 7.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8.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A.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 B. 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 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 D .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10.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于2007年7月1日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3枚。右图是其中的第一枚“欢庆”,邮票画面采用国旗、香港区旗和紫荆花雕塑作为设计元素。你认为这枚邮 邮票可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香港已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区 B.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C.“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D.借鉴香港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台湾问题 11.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九一一之后……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中美关系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九一一事件成为中美关系变化的契机 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上升 ③九一一事件后,中美双方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 ④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此规定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思想 ②自然法的原则 ③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④城邦的民主化治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 14.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A.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三历史复习月考易错测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
热门《高三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