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附二外高三历史期中试题[10-18 00:06:5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946次
概要:外意识强烈4.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的璀璨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的是A 玛雅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印加文化 D 麦罗埃文化5.下列作品,材料主要来自口传史料的是A 《荷马史诗》 B 《历史》 C 《神学大全》 D 《理想国》6.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是A 统治者让步 B 平民的斗争 C 商人的推进 D 奴隶的反抗7.如果给右图配一个标题的话,较恰当的是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B 西欧封建庄园制度C 西欧等级君主制度D 西欧封建采邑制度8.14、15世纪,随着西欧民族国家力量的增长,教权与王权的发展趋势是A 教权衰落王权加强 B 教权加强王权衰落C 教权与王权都加强 D 教权与王权都衰落9.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出这一思想的历史现象是A编制太阳历 B 发明象形文字C制作木乃伊 D 修建卡尔纳克神庙10.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A 5世纪上半叶 B 6世纪上半叶C 6世纪下半叶 D 7世纪上半叶11.从起源上看,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一神信仰 B 都产生与欧洲C 都是由下层人民创造的 D 都诞生于亚洲12.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其标志是A 凯撒建立个人军事独裁统治 B 长达百年的罗马内战结束C 屋大维被授予“奥古 上师大附二外高三历史期中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高三是高中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把握好高三的学习对我们的高考有很大的帮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 选择题(40*2) 1.在古代两河流域率先建立城市国家并发明楔形文字的是 A 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 阿摩利人 D 亚述人 2.一个刚入佛门的僧人要了解佛教的清规戒律,他首先要学习的是 A 大藏经 B 经藏 C 律藏 D 论藏 3.《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的屋顶上。这一事件反映了今天印度人 A 宗教情结异常浓厚 B 礼教束缚严重 C 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D 排外意识强烈 4.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的璀璨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的是 A 玛雅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印加文化 D 麦罗埃文化 5.下列作品,材料主要来自口传史料的是 A 《荷马史诗》 B 《历史》 C 《神学大全》 D 《理想国》 6.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是 A 统治者让步 B 平民的斗争 C 商人的推进 D 奴隶的反抗 7.如果给右图配一个标题的话,较恰当的是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 西欧封建庄园制度 C 西欧等级君主制度 D 西欧封建采邑制度 8.14、15世纪,随着西欧民族国家力量的增长,教权与王权的发展趋势是 A 教权衰落王权加强 B 教权加强王权衰落 C 教权与王权都加强 D 教权与王权都衰落 9.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出这一思想的历史现象是 A编制太阳历 B 发明象形文字 C制作木乃伊 D 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10.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 A 5世纪上半叶 B 6世纪上半叶 C 6世纪下半叶 D 7世纪上半叶 11.从起源上看,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一神信仰 B 都产生与欧洲 C 都是由下层人民创造的 D 都诞生于亚洲 12.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其标志是 A 凯撒建立个人军事独裁统治 B 长达百年的罗马内战结束 C 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D 罗马爆发全面危机 13.欧洲中世纪前期的农业,与古代东方的经济属性相同,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但是从两者的基本经济形态来看,欧洲最明显的特征是 A 小农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公社经济 14.在英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施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 重商主义 B 君权神授 C 国家干预 D 经济专制 15.恩格斯说:“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民族与分裂成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由此可见,恩格斯对英法两国王权崛起的态度是 A 肯定 B 中立 C 反对 D 态度不明确 16.史学界有时把新航路开辟过程称之为“地理大发现”,这一名称 中渗透着 A 欧洲中心观 B 基督宗教观 C 世界平等观 D 宇宙混沌观 17.观察右图,该作品曾被赞誉为“人文主义”代表作,主要因为 A 人物形象酷似圣母 B 出自达芬奇之手 C 最早的人物肖像画 D 彰显了人性之美 1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14—16世纪的欧洲在思想领域发生的两件重大事件,两者之间的共性之处有 ① 都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发展时期 ②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③ 都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 ④ 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新航路开辟后,对西欧人来说,感觉最为显著的变化可能是 A 商业萧条了 B 手工业破产 C 人口增多了 D 物品增加 20.在某部电影中有这样的镜头:在某教堂的门口,张贴着一篇文章,反对出售赎罪券。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整个国家为之震动,并由此席卷欧洲,教皇大发雷霆……这样的场景最可能出现在历史上的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21.观察上图,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最早到达A地的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22.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结盟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 A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B 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C 都想利用双方力量 D 都很害怕人民群众 23.下列最能反映19世纪中晚期中国新经济形态产生的企业是 A 开平煤矿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发昌机器厂 24.在某班的历史主题演讲中,同学们对19世纪末的中国局势进行了概括。其中最恰当的应该是 A 闭关自守 B 揭竿斩木 C 瓜分豆剖 D 独立自主 25.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政府几经周折,决定参加大战,加入协约国行列,时值 A 宣统帝在位 B 孙中山在位 C 北洋军阀统治 D 蒋介石在位 26.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 鲁迅的《狂人日记》 B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 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27.《蔡锷传》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 A 戊戌变法 B 二次革命 C 护国运动 D 军阀混战 28.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重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李鸿章 29.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谓是新世纪的贺礼。然而一百年前,西方却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 八国联军侵华 B 签订《辛丑条约》 C 洗劫北京城 D 火烧圆明园 30.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 31.建国后朱德同志曾经为井冈山题词“天下第一山”,含义主要是 A 井冈山风光秀丽地势雄伟 B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中共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 开展了游击战争的伟大尝试 32.童谣也能证史。今年已89岁高龄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蹦蹦蹦,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
热门《高三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