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04-24 22:26:45]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阅读:9292次
概要:强调分散宰相的权力,名称举例说明,选官制度重点讲科举制,监察制度不讲,提倡学生自学,这样一节课就不紧张了。 我自己体会,教师总有一些思维惯性。比如秦统一我们很熟悉,总觉得不讲统一的背景就说不清楚,教材也用“六王毕,四海一”为小标题,用一个版面阐述。但是,如果背景占用10~15分钟的时间,制度内容的时间就紧张了。既然专题的核心是制度,我们就有理由简化背景,简化统一的过程。这并不妨碍学生理解制度。朝代更替的过程都可以简化。讲制度千万要摆脱过去突出统一措施的思路。将教材“秦王朝的官僚机构”一目,改为“秦王朝开创的官僚制度”,既讲秦的官僚机构,又强调官僚制度的特征,为下两课作铺垫,完整地将制度的主线交代明白,这样就更清楚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下设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节,要按过去是讲6~7节课的内容。同样也要摆脱过去的思路,突出三次革命改变了什么,过程必须简化。这样,前三个专题连接起来就是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如果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政治走向是这样,我看就是教学的成功。 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很有道理,但在实际中很难落实。如果没有人听课,教师还是习惯于绘声绘色的讲解。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而且讲述如果能够做到通俗、形象、流畅并简练,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不都是讲述形式吗?不能说讲述形式不好。但是,学校教育似乎还不能完全与大众教育相比。中学教育的特点一是面向适龄青少年,高中也是普及性教育 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http://www.guaimaomi.com专题教学的确跨度大、跳跃性强。我想,一是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有准确的记忆基础,不知道王朝顺序没什么关系,知道大的王朝顺序就可以。总有几个学生知道,让他们讲出来,就能带动其他学生。记忆慢慢地就巩固了。二是缩小记忆的要求。必修第一册以政治制度为主题,中国历史虽然长达五千年,我们不是要学生记很多,又不是搞研究,记那么多、那么细没必要。大的王朝顺序、重要的制度名称、重要的机构和官职名称,记住一些就可以。例如三省六部制,关键是理解三省运行机制,那么,三省的名称就必须知道,六部吏、户、礼、工、刑、兵也好记,职责不必强求记全, 后面还要反复提到。宋代的二府三司则只强调分散宰相的权力,名称举例说明,选官制度重点讲科举制,监察制度不讲,提倡学生自学,这样一节课就不紧张了。
标签:高一历史教学反思,高一历史教学反思大全,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上一篇:《走向体育强国》教学反思
关键词:
|
最新《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热门《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