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多普勒效应》说课教案[10-17 23:53:47]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说课稿 阅读:9432次
概要:叫做多普勒效应。3、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多普勒效应的规律。在实例模拟图上,由波源发出一系列的球面波帮助学生建立波动过程的物理模型。 给合运动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过程抓住波源发出波频率不变,讨论的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如图(一),设波传播速度V波,波长为λ,频率为f。,观察者接收频率为f1。①波源相对观察者静止时:设波源在A处1秒钟发出f 0个完全波,则观察者在B处1秒钟内可接收f 0个完全波。 即f'=f 0②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a、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向波源运动,1秒钟内接多接收V/λ个完全波,f'=f 0+v/λ>f 0接收频率变化。b、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远离波源运动1秒内少接收V/λ个完全波,f'=f0-V/λ<f 0接收频率变小③波源运动,观察者不动:如图(二) 当波源在A处,1秒钟发生f0个完全波,波传到B和B',观察者处于B和B';若波源从V向B运动1秒钟移动到A',B'A'和A'B中的波数相同,由于B'A'>A'B所以λA'B'>λA'B,波速V波不变, 根据f=v/λ,则fA'B'<fA'B,因此在B处接收到的频率变大而在B'处接收到频率变小,即波源与观察者靠近时,接 高中物理《多普勒效应》说课教案,http://www.guaimaomi.com由以上分析总结出听到声音音调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的变化。 声源和观察者相对位置变化与音调变化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 声 源 静 止 静 止 靠 近 远 离 观 察 者 静 止 靠 近 远 离 静 止 声音音调 不 变 变 高 变 低 变 高 变 低 结 论 由于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声音频率发生变化 变化规律:观察者与波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观察者与波源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引入课题: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3、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在实例模拟图上,由波源发出一系列的球面波帮助学生建立波动过程的物理模型。 给合运动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过程抓住波源发出波频率不变,讨论的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如图(一),设波传播速度V波,波长为λ,频率为f。,观察者接收频率为f1。①波源相对观察者静止时: 设波源在A处1秒钟发出f 0个完全波,则 观察者在B处1秒钟内可接收f 0个完全波。 即f'=f 0 ②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 a、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向波源运动,1秒钟内接多接收V/λ个完全波,f'=f 0+v/λ>f 0接收频率变化。 b、观察者在B处以速度V远离波源运动1秒内少接收V/λ个完全波,f'=f0-V/λ<f 0接收频率变小③波源运动,观察者不动:如图(二) 当波源在A处,1秒钟发生f0个完全波, 波传到B和B',观察者处于B和B';若 波源从V向B运动1秒钟移动到A',B'A' 和A'B中的波数相同,由于B'A'>A'B所 以λA'B'>λA'B,波速V波不变, 根据f=v/λ,则fA'B'<fA'B,因此在B处接收到的频率变大而在B'处接收到频率变小,即波源与观察者靠近时,接收频率变大;远离时接收频率变小。 这样将实例体验与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对比,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理解多普勒效应,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3、知道了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后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其它的机械波是否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呢?此时教师指出其它的波,如电磁波、微波、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即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以较全面理解多普勒效应。这样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电磁波、微波、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出现呢? (三)多普勒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课件介绍并展示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1)判定火车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声波) (2)判断汽车运动的速度(电磁波、超声波) (3)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光波) (4)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波) (四)用投影片出示小结、思考题 1、叙述波源的频率和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举例说明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五)针对性练习 投影 1、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使_______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在铁路旁听到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当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远离时,音调变低,是因为( ) A、火车驶来时,声源频率变大 B、火车远离时,声源的频率变小 C、火车驶来及远离时,声源的频率都不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D、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六)作业布置:撰写小论文《多普勒效应知多少》 (七)板书设计 多普勒效应 概念: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规律: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应用:判火车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声波) 判断汽车运动的速度(电磁波、声波) 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光波) 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波) 四、总体说明: 本节设计从提出探究问题→分析探索问题(实际体验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三个层次突出重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这样,通过想像与推理方法和实验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标签: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说课稿范文,教育范文 - 说课稿
上一篇: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
关键词:
|
最新《说课稿》
热门《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