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困境与对策[04-24 22:26:45]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教学教研 阅读:9776次
概要:参加体育活动根本不重视。教师则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在“主科”领域里挥汗如雨,没有多余的精力,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组织体育活动。而不少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许多领导只注重竞技体育,认为培养几个体育生,能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赢得好声誉,有了“面子”就行。于是体育活动就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有许多学校随意缩减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就连课程表上明确安排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到了毕业班甚至连体育课也变得形同虚设。体育活动时间缩水之后再缩水,最终为应试教育让道,极大地阻碍了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今农村学生近视、肥胖、脊椎弯曲等发病率频频上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担忧二、体育活动受场地器材制约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活动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农村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广大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资金相对紧张,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得到满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现象仍旧严重,有些山村小学甚至连带跑道的操场也没有。由于缺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许多农村学校难以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农村孩子渴望游戏、渴望锻炼的希望也被遏制了。担忧三、体育活动受师资力量限制在乡镇小学和农村完小中,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不如城市学校,许多体育教师的专业也不对口,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山村小学和偏远地区小学。就我镇农村小学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完小的学生数在二 农村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困境与对策,http://www.guaimaomi.com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由单纯逐渐向理智发展的过渡阶段,是身体生长发育速度较快的时期。这时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会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10个小学生中就有8个是农村学生,因而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活动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农村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担忧一、体育活动为应试教育让道 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家长“跳出田埂万丈高”的功利观念比较深,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以孩子能考取重点中学乃至以后考上大学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根本不重视。教师则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在“主科”领域里挥汗如雨,没有多余的精力,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组织体育活动。而不少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许多领导只注重竞技体育,认为培养几个体育生,能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赢得好声誉,有了“面子”就行。于是体育活动就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有许多学校随意缩减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就连课程表上明确安排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到了毕业班甚至连体育课也变得形同虚设。体育活动时间缩水之后再缩水,最终为应试教育让道,极大地阻碍了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今农村学生近视、肥胖、脊椎弯曲等发病率频频上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担忧二、体育活动受场地器材制约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活动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农村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广大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资金相对紧张,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得到满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现象仍旧严重,有些山村小学甚至连带跑道的操场也没有。由于缺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许多农村学校难以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农村孩子渴望游戏、渴望锻炼的希望也被遏制了。 担忧三、体育活动受师资力量限制 在乡镇小学和农村完小中,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不如城市学校,许多体育教师的专业也不对口,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山村小学和偏远地区小学。就我镇农村小学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完小的学生数在二三百名左右,大一点的学校人数在四五百名左右,像这样的学校一般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镇中心小学有八百余名学生,但配备的专职体育教师只有两名,并且有一名还不是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学校里虽然有许多兼职的体育教师,但这些教师更不专业,往往以语文、数学课的教学为主,加上他们课时多,精力有限,更不会去重视开展体育活动了。 然而农村小学面对种种困难的制约,就可以不开展体育活动了吗?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国务院提出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关心所有孩子的健康发展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我们提出了几个解决困难的对策。 对策一、建立管理监督体系,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1.制度保障,促使师生共同参与 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员多,组织起来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做好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校级领导参与的体育活动管理体系,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效能。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由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副校长主管,教导处督促,体育教研组组织实施,班主任、少先队、红领巾监督配合管理的体育活动体系。另外,要求每位教师跟学生一起参与,一方面可以锻炼老师们的身体,另一方面可以做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给大课间体育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运动氛围,无声地激励着学生积极参与。 2.时间保证,引导学生快乐游戏 (1)保证学生正常的活动时间和课堂质量。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即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并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同时坚持每天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教师、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学校领导的监督,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被挪为他用。 (2)安排专段时间进行“大课间活动”除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学校还给每个级段每天安排一段专门的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像体育课那样严格(但也应有相应的组织、管理、适宜的纪律约束等),使学生摆脱上课的严肃性和紧张的气氛,可以活泼欢畅地进行锻炼。由于大课间操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时间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放松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保证课间活动落到实处,首先从时间上给予保证,我校把大课间活动作为自主性活动课纳入课程、列入课表,保证人人都有专段的活动时间,全体学生都可积极参与,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3.营造氛围,开展全民体育竞赛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学生的运动技能有所提高之后,渴望竞赛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通过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如举办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等容易组织适于学生课外自己锻炼的传统体育活动,既可以激励学生课外自己进行练习,也能使学生通过比赛表现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每学期定期举办2~3次的体育竞赛,因为开展体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体育竞赛的方式和内容,集思广益,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热情。同时使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体育竞赛的形式可以改变传统的运动会的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来观看,因而学生的热情能更高,使他们更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 对策二、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合理开发其他资源 1.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发挥最高使用效率
标签:教学教研,小学体育教学大全,小学体育 - 教学教研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表扬与批评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
|
最新《教学教研》
热门《教学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