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04-24 22:24:00]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524次
概要:参考答案1.B2.A 3.A4.D5.C6.C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扩展资料靺鞨族的生活靺鞨是满族的祖先,是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靺鞨各部常以所居地的山水命名,如居住在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的称粟末靺鞨,居住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的称黑水靺鞨。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术复土,群聚而居。夏日出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射猎为生,善养猪,富者有数百头,吃猪肉,穿猪皮。还经营一些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用米酿酒,饮之亦能醉人。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黑水和粟末两大部,粟末部文化较高。南诏与唐的关系南诏是一个奴隶主政权,和唐朝关系密切。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皮罗阁曾派他的孙子风迦异到长安,唐玄宗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并送给他许多文物和胡部、龟兹两个大乐队。在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子弟到成都学习,五十年中,总计不下千人。南诏一度攻入成都,掳去手工业工匠数万人,从此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了。这一批手工业者对唐与南诏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南诏城邑建筑也大多模仿唐朝,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它是汉族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guaimaomi.com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 A.怀仁可汗 B.成吉思汗 C.单于 D.大汗 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二、问答题 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C 6.C 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扩展资料 靺鞨族的生活 靺鞨是满族的祖先,是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靺鞨各部常以所居地的山水命名,如居住在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的称粟末靺鞨,居住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的称黑水靺鞨。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术复土,群聚而居。夏日出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射猎为生,善养猪,富者有数百头,吃猪肉,穿猪皮。还经营一些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用米酿酒,饮之亦能醉人。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黑水和粟末两大部,粟末部文化较高。 南诏与唐的关系 南诏是一个奴隶主政权,和唐朝关系密切。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皮罗阁曾派他的孙子风迦异到长安,唐玄宗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并送给他许多文物和胡部、龟兹两个大乐队。在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子弟到成都学习,五十年中,总计不下千人。南诏一度攻入成都,掳去手工业工匠数万人,从此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了。这一批手工业者对唐与南诏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南诏城邑建筑也大多模仿唐朝,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它是汉族、白族、彝族的祖先们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南诏共统治了165年,它的建立,促进了云南各族的融合,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开发了云南地区,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二月,唐打败吐蕃,攻下昆明盐城(今盐源)积极经营洱海地区。六诏中的邓赕诏、浪穹诏、施浪诏及河蛮都依附于吐蕃,而越析诏、蒙崔诏、蒙舍诏(南诏)依附唐王朝。唐与吐蕃两大势力在洱海区域的矛盾斗争加剧。六诏中以南诏最强,欲求六诏为一,唐王朝用以夷治夷的政策支持南诏统一六诏以抗吐蕃,减轻王朝边患,唐玄宗几次致书南诏王皮罗阁,让他防御吐蕃的侵入,并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派御史严正诲助南诏攻下石和城(今凤仪)、石桥城(今下关),占太和、袭大厘(音xi同禧)逐河蛮,之后又继续兼并各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初步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地进入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这时唐封皮罗阁为云南(郡)子,其子阁罗凤为右领军大将军,阳瓜州(今巍山)刺史。皮罗阁徙避太和,即扩建旧有城邑,经数年经营,建起一座“广五里”“巷陌相连”“延数里不断”颇有规划的南诏第一个王都,形成洱海地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时同时皮罗阁于山水相连,地势险要的上下两关,筑了坚固的防卫城“龙首城”和“龙尾城”以为王都的保障。 天宝七年(748年)皮罗阁死,子阁罗凤立,唐封阁罗凤袭云南王。唐王朝控制了洱海地区之后,便加紧经营滇池区域,筑安宁城,开步头(今元江)直通安南,受到爨氏各部反抗,杀筑城使者越崔都督竹灵倩,唐王朝派南诏前往镇压,阁罗凤乘机拉拢爨氏各部,奏请朝廷以各爨氏谢罪而罢。阁罗凤还将一女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唐因南诏势力进入滇池地区,对已不利,遂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江。爨崇道杀爨归王、爨日用。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导致唐与南诏矛盾激化。唐朝廷决意打击南诏,想以皮罗阁另一子于诚节取代阁罗凤,并加倍征取粮税以削弱南诏,这时,云南太守张虔陀又奏阁罗凤背叛,于是,唐王朝西川节度使杨国忠派鲜于仲通、李晖、王知进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兵征伐南诏。南诏知情怨恨,乘大军未到,即攻下姚州,张虔陀自杀,再克安宁,城守王克昭被杀,这时鲜于仲通已至曲靖。阁罗凤派杨子芬、姜如芝向鲜于仲通声明张虔陀的罪状,请求再置姚州、安宁以谢罪,并声言不让自新,只有降于吐蕃,“云南恐非唐有”。但鲜于仲通不允,大军直副大理,南语求救于吐蕃,大败唐军,唐大将王天运战死,仲通夜逃,唐军被歼。吐蕃与南诏结为兄弟之邦,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南诏改元为赞普钟元年(752年),次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攻南诏,南诏趁其立足未稳大破姚州,贾灌被擒,唐军三万败溃。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派剑南留后李宓、广府节度何履光,中使萨道悬逊三路大军再征南沼,战于洱海周围,被南诏战败,唐帅李宓沉江,七万唐兵覆没。阁罗凤说:“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下令收唐军将土尸骸筑“京观”祭而葬之,“以存旧恩”,在下关西洱河南岸筑了“大唐天宝阵亡战士冢”(俗称万人冢),并在太和王都立大碑,刻石记述“叛唐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委。唐军在天宝战争中的惨败,丞相杨国忠却向唐皇报捷。明代万历云南总兵邓子龙,看了“万人冢”感慨地写道“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被白吊忠魂”。 回纥人的生活与习俗 “回纥”是团结、联合、协助的意思。公元788年,自请改汉字译音为“回鹘”,鹘是一种凶猛的鸟,“回鹘”含有“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回纥长期过着游牧生活,《新唐书》《旧唐书》都说回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资治通鉴》说:“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说明回纥人风俗朴厚,安史之乱以前内部矛盾并不尖锐,崇尚勇敢,改名回鹘也可反映出来。经多方考定回纥人使用突厥语、突厥文,已发现的三通回纥可汗碑,碑铭就有突厥文。在文化上回纥人深受突厥的影响,风俗与突厥相近。8世纪中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考古工作者发现回纥人使用的铁犁铧,出现了犁壁,可见农业已发展至相当水平。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属于回纥汗国时期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的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哈刺巴刺合孙。后者是回纥汗国的都城,城址占地25平方公里,废墟上还残存着城堡上墙及堡中的浴池残迹。城堡的墙垣现在残存的还高达10米。碉楼高达12米,城堡中心耸立着瞭望楼,高达14米。发掘出来的宫廷建筑物是唐朝中原地区的风格。回纥贵族既习惯于城市生活,这就为后来在西域定居打下了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大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
关键词:
|
最新《初一历史教案》
热门《初一历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