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10-17 23:58:36]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初二物理教案 阅读:9863次
概要: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板书设计】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2、环境保护角度: www.guaimaomi.com 二、噪声等级――分贝(dB)三、噪声危害四、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教学流程】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有哪些特性?思考、回答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导入新课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学生说法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行新课一、噪声的来源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1.4-1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http://www.guaimaomi.com【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www.guaimaomi.com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导入新课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1.4-1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26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标签:初二物理教案,初二物理教案模板,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教案
上一篇:3.1温度讲学稿
关键词:
|
最新《初二物理教案》
热门《初二物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