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试题[10-17 23:54:19]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339次
概要: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这则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艰苦 B.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铁器牛耕得到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4.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 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6.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以南宋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它多次被拍摄搬上荧屏,下列剧中场景设计符合史实的是A.南宋初年,襄阳城内的铁匠普遍流行用焦炭冶铁制造武器B.杨康在发脾气时打碎了一个斗彩花瓶C.黄蓉为讨好洪七公,特意做了当地小吃烤蕃薯D.郭靖到秀水(浙江嘉兴)去接师父,得知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8.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摘要】多做试题,在做题当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图1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2.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3.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这则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艰苦 B.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铁器牛耕得到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4.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 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 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6.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以南宋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它多次被拍摄搬上荧屏,下列剧中场景设计符合史实的是 A.南宋初年,襄阳城内的铁匠普遍流行用焦炭冶铁制造武器 B.杨康在发脾气时打碎了一个斗彩花瓶 C.黄蓉为讨好洪七公,特意做了当地小吃烤蕃薯 D.郭靖到秀水(浙江嘉兴)去接师父,得知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8.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9.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 10.下列哪些商品不可能在15-16世纪的欧洲市场上出现 A.中国的丝绸 B.印第安人的工艺品 C.澳大利亚的装饰品 D.非洲的可可 11.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D.“海上马车夫”的造船技术优势 1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C.工厂纪律严格 D.贫富差距缩小 13.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主要著作《国富论》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圣经”。主要是因为该书 A.要求政府开始干预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B.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C.要求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 D.要求资产阶级在更加广泛的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14.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难以抵挡西方经济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公开与外国侵略者勾结 B.大量战争赔款使清政府财政困难 C.低关税及外国工业品的优势 D.中国人开始接受外国商品 16.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17.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8.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 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 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19.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对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 D.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0.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A. 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 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21.洛克菲勒家族在1964年持股比例为13.5%,现在则以不到40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资料显示,日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5%,被人称之为“有效的控制”。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嵊州一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
热门《高三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