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之一(说课比赛稿)[04-24 22:26:45]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说课评课 阅读:9459次
概要: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版块3、小结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上一页 [1] [2]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之一(说课比赛稿),http://www.guaimaomi.com(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标签:说课评课,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小学数学辅导,小学数学教学 - 说课评课
关键词:
|
最新《说课评课》
热门《说课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