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C)[04-08 07:01:01]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961次
概要:城市——北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2.小组合作读。 师: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很满意你的回答。课文写了几自然段? 生:五个自然段。 师:回答得很准确。 3.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座美丽的城市。 过渡: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天安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想知道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吗? 生:(齐答)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安门的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央。 生: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天安门漂亮的? 生: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既庄严,又美丽。 (3)总结学法,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一、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 生: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什么,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师:我们就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三、四自然段。 (生小组学习,并汇报。)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北京多美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生:长大了,我要去北京,亲自参加升旗仪式。4.小结。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它都接待很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世人向往的 《北京》教学设计(C),http://www.guaimaomi.com(本文选自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城、史”等6个字,学写“北、京”等9个字,并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解北京主要的雄伟建筑及著名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天安门”的教学挂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天安门。)你们了解北京这座城市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北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合作读。 师: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很满意你的回答。课文写了几自然段? 生:五个自然段。 师:回答得很准确。 3.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座美丽的城市。 过渡: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天安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想知道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吗? 生:(齐答)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安门的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央。 生: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天安门漂亮的? 生: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既庄严,又美丽。 (3)总结学法,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一、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 生: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什么,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师:我们就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三、四自然段。 (生小组学习,并汇报。)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北京多美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生:长大了,我要去北京,亲自参加升旗仪式。 4.小结。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它都接待很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世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在那里举行。这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课后练习 识字:绿树成荫川流不息名胜古迹风景优美高楼大厦鲜花盛开 写字:1.在黑板田字格中,教师范写“北”,让学生观察笔顺,书空后,在练习本上写。 2.仔细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范字后,讨论其余8个字应该怎么写。 3.指几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应怎样书写,书空笔顺。说说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这些字才会写得好看。 四、课外作业 收集北京的名胜古迹及建筑的图片,下节课交流。 欢迎访问 http://www.guaimaomi.com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写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热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