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0-17 23:58:36]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一历史试题 阅读:9941次
概要: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 1872 一 1913 年)该材料不能够说明A .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2页(共8页)18.“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A.外国资本主义 B.封建专制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19.右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从该广告词中你所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D.洋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20.198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①中国的棉布生产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②中国当时已经全面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③中国已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在一个多年废弃不用的大宅院的大门上,上面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C.最大的新式企业是纺织业 D.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 15.右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16.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 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17.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 1872 一 1913 年)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 .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2页(共8页) 18.“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 B.封建专制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 19.右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 从该广告词中你所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D.洋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 20.198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棉布生产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②中国当时已经全面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 ③中国已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一个多年废弃不用的大宅院的大门上,上面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写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 2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 B.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C.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D.1966—1976年的“文革”,严重干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23.“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走人民公社化道路 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www.guaimaomi.com
24.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现阶段,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放权让利 B .政企分开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推行公司制度 26.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的浦东 B.中国加入WTO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大连等城市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3页(共8页) 27.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有的是 A.见面握手,互称“同志” B.中西餐并行 C.男多留长辫,女多缠足 D.举行西式婚礼 28.下列图中人物的哪一服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 B C D 29.《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C.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30.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广播 D.电视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一历史试题》
热门《高一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