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0-17 23:58:36]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高一历史试题 阅读:9941次
概要:ldquo;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左”倾错误危害以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等。34.《中国丛报》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民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刊。35.在我国出现的通信方式,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邮政、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4页(共8页)2007—最新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第二册1-4专题)总 分 栏题号 一、二 36 37 38 39 40 总分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修共30分,选修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计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http://www.guaimaomi.com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而不是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A.筒车 B.耧车 C.曲辕犁 D.水排 32.唐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华美的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粮食产量(单位:亿吨) 33.分析上面《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图》,可知,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是下降的,其主要原因是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左”倾错误危害以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等。 34.《中国丛报》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民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刊。 35.在我国出现的通信方式,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邮政、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4页(共8页) 2007—最新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第二册1-4专题) 总 分 栏 题号 一、二 36 37 38 39 40 总分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必修共30分,选修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计2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实施政策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4分) (2) 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怎样的心态?(2分) (3) 你是如何看待清朝实施的这种政策的?(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5 0 华商企业 0 11.5 58.5 100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5页(共8页) 材料二 1911—1913 年我国注册设厂 72 家,平均每年设厂 24 家 ;1914-1918 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 183 家,平均每年近37 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 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 21 家, 产纱绽 503104 枚; 到 1922 年纱厂增加到 65 家 , 当年共产纱绽 1632074 枚。这一时期, 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 家 , 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 1912 年 的 180 万吨 , 仅增加到 1919 年的 330 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中国)实业……在棉铁, 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 ( 指农林商部 ) 之官业 , 概行停罢 , 或予招商承办 , ……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 , 规划经营 ,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 , 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 ( 资本 ) 重 , 非用开放主义 , 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 , 权限分明 , 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 , 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 , 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 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 , 至于今日, 败坏不可收拾 , 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 , 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 , 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 ——《实业之梦一一张謇传》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4分) (2) 据材料三 , 概括张謇“实业救国 ”的主要主张 。(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3分) (3) 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 ? 为什么 ? (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0分。要求: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3分) (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最初设立的经济特区名称。(2分) (3)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1分)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6页(共8页) 以下两题选修学生必做,必修学生不做。第39题11分,第40题9分。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关键词:
|
最新《高一历史试题》
热门《高一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