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案[04-24 22:24:56]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四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9181次
概要:一、提出问题,感受列表整理的作用。1.媒体出示。用语言文字表述的课程表和平时教室里用的课程表。2.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课程表?为什么?你从课程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3.谈话:在已知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信息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我们可以用列表整理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用列表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4.提问:什么叫做策略?列表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出示两张跟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表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列表能帮助我们整理一些复杂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产生掌握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列表的策略。1、创设情境,感知列表作用。谈话: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城西小学四年级准备在2008年元旦举行“迎奥运”手抄报比赛。瞧,四位班长正在超市买奖品呢!媒体出示有关信息:1四(1)班买了8本笔记本用去32元 ;2四(2)班要买10本笔记本 ;3四(3)班用48元买笔记本 ;4四(4)班要买6支钢笔。提问:你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1四(2)班买笔记本用去多少钱?2四(3)班48元能买多少本笔记本?3四(4)班要用多少钱?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上面的信息这么多怎么办?你会用自己的方法对这些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吗?让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整理情况,适时指导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案,http://www.guaimaomi.comwww.guaimaomi.com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学会从问题入手和从条件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优越性; 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有关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获得克服困难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感受列表整理的作用。 1.媒体出示。 用语言文字表述的课程表和平时教室里用的课程表。 2.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课程表?为什么?你从课程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谈话:在已知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信息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我们可以用列表整理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用列表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4.提问:什么叫做策略?列表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出示两张跟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表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列表能帮助我们整理一些复杂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产生掌握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 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列表的策略。 1、创设情境,感知列表作用。 谈话: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城西小学四年级准备在2008年元旦举行“迎奥运”手抄报比赛。瞧,四位班长正在超市买奖品呢!媒体出示有关信息: 1四(1)班买了8本笔记本用去32元 ; 2四(2)班要买10本笔记本 ; 3四(3)班用48元买笔记本 ; 4四(4)班要买6支钢笔。 提问:你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 1四(2)班买笔记本用去多少钱? 2四(3)班48元能买多少本笔记本? 3四(4)班要用多少钱?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上面的信息这么多怎么办?你会用自己的方法对这些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吗? 让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整理情况,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比较各种整理方法,选出几种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展示。 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谈话:这几种整理方法都比较清楚,但列表更简单些。看样子,列表整理信息既清楚又简单,是一种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么我们就根据表中的数据来解答题目吧! 2、利用列表,解决数学问题。 谈话:你会不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呢?试一试。列表为什么要把四(1)班买8本笔记本填在第一行?(强调对应)让学生根据表格说一说。 提问:根据表格信息,你会列式解答吗?让学生独立完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8=4(本) 4×10=4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先求1本笔记本的价钱的?是从哪里入手的? 谈话:同学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实际上用了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从已知条件想起,根据这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单价);另一种是从问题想起,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单价)。 3、引导比较,巩固列表策略。 谈话:四(3)班能买多少本笔记本?你会不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呢?让学生尝试列表,教师适时指导。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列表你会不会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8=4 (元) 48÷4=12(本) 谈话:观察比较两次列表,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两个表格中都有四(1)班买笔记本的信息?让学生讨论。 揭示:只有通过这个信息才能求出笔记本的单价,才能解决问题。 谈话: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用了两个表格,你会把这两个表格合并成一张 表格吗?(媒体出示) 四(1)班 8本 32元 四(2)班 10本 ( )元 四(3)班 ( )本 48元 如果不考虑班级,这张表还可以简化成: 8本 32元 10本 ( )元 ( )本 48元 谈话:你感觉怎么样?这样做更简单更清楚了。从上到下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初步感知表格的作用,到让学生根据例题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信息,再通过列表整理信息比较选择简捷的策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学生从感知、探究、观察、比较等活动中体验列表的价值,认识到列表整理信息是分析熟练工人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初步感受到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了数学思考能力。] 三、巩固内化,灵活运用列表的策略。 1. 完成书本P66页的第一题。 2. 完成书本P67页的第二题。 (1)让学生根据书上给出的表格整理信息。 (2)要想知道一个排球的价格,先要知道什么? 56×6=336(元) (3)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告诉了我们什么? (4)学生独立解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用列表整理信息、解决问题这一策略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运用列表整理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全课总结,深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略) 以上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www.guaimaomi.com小学频道 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大全,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辅导 - 四年级数学辅导 -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方案
关键词:
|
最新《四年级数学教案》
热门《四年级数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