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04-24 22:27:04] 来源:http://www.guaimaomi.com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354次
概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今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双基”。然后 《梅花魂》教学设计,http://www.guaimaomi.com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 教材简析:《梅花魂》这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外孙女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今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双基”。然后,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脉胳。)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读中悟情。(配乐《思乡曲》)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于 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 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课文句子:“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学生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本片段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画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外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 [1] [2] 下一页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讲练结合 景趣共生
关键词: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热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